ky818smKy818sm  2024-04-02 10:12 123ppp资源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38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跳至底部下载链接

世界文学名著《罪与罚》(pdf电子书下载)[s1773]
译  序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CDEFG
HIJKLMFNIOPFQRFSNQTIL,一八二一——一八八一)的名字对
我国读者绝不是陌生的。他的主要作品《穷人》、《被侮辱与
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白痴》、《少年》、《卡拉马卓夫兄
弟》等早已译成汉语。他的代表作《罪与罚》更为广大读者
所熟知。
高尔基曾经说过,就艺术描写力来说,只有莎士比亚能
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媲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那些震
撼人心的悲惨画面,他以非凡的艺术力量塑造的那些庄严的、
悲剧性的痛苦形象,都深深印在所有读过他的作品的人的心
中。“如果说时间能熄灭爱情的火焰和人类的所有其他感情
……那么对于真正的文学作品,时间却会创造不朽。”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作品正是世界文学中这种不朽的作品之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与文学道路是一种最深刻的悲
剧,其实质是:敌视天才、自由和艺术之美的现实,压制和
摧毁人的灵魂。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在莫斯科一个贫民医院医生的家庭
里。一八四三年毕业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毕业后不久就
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一八四六年发表的《穷人》为他带
来了极高的声誉,在文学界引起了注意。《穷人》显然受果戈
1罪与罚
理《外套》的影响;在思想上他也接近当时平民知识分子的
先进代表人物。他曾参加空想社会主义者彼特拉舍夫斯基
(一八二一——一八六六)的小组,为此被捕,并被判处死刑,
后被赦免,改判流放,在鄂木斯克监狱服四年苦役(一八五
○——一八五四)。后来他根据狱中的经历写成了《死屋手
记》。
四年流放使他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认为在当时的
社会上,反抗毫无意义;他只看到压迫、道德基础的崩溃、资
产者的胜利、贫穷、卖淫、饥饿……而看不到出路何在。他
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上只有两种可能:压迫和被压迫;只有
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种可能
和第三种力量。他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做奴隶,就做
统治者”。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他创作的题辞。这句话表现出
他主要作品中主人公们的苦闷,反映出他们心目中的资本主
义社会的法则:不做奴隶主,就做奴隶,不压迫别人,别人
就压迫你。“主子的道德”是与人性相抵触的。因此陀思妥耶
夫斯基选择了后者:宁做牺牲者,不做刽子手,宁被践踏,也
决不践踏别人。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知道有任何别的可能。
《罪与罚》最早发表在一八六六年的《俄罗斯通报》上。
一八六一年废除了农奴制。这曾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充满
希望。他觉得,对于俄罗斯来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但
无情的现实粉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天真的幻想,同样也使一
部分正在寻找改革道路的青年感到失望,使他们又落进了怀
疑的深渊。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往往促使某些知识青年进行个
人主义的、毫无结果的反抗。《罪与罚》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
2罪与罚
时代背景下产生。
但最初作者构思这部小说时,主人公却是马尔梅拉多夫,
主要谈酗酒问题,书名也不叫《罪与罚》。拉斯科利尼科夫的
故事是后来才产生的,这时马尔梅拉多夫已经退居到次要地
位。
作者设想,《罪与罚》的主题是:
一、人生来不是为了享福的。只有通过受苦,才能获得
幸福(做牺牲者,宁愿被压迫,被践踏)。
二、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思想:攫取统治这个社会
的权力——不择手段。“在小说里,通过他的形象,表现过分
的骄傲、狂妄和对这个社会的蔑视。”“支配这个社会。”他想
“赶快抓住权力,发财致富。杀人的思想是作为现成的东西来
到他头脑里的。”他幻想为人类造福,但是他选择的“斗争”
道路却是首先保证个人的“自由”。
他力求站在社会之上,对这个社会的“反抗”是个人主
义的。这样的“反抗”失败了。
但是在写作时,作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现实主义
思想却占了上风。《罪与罚》成了揭露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罗
斯社会凶残不仁的最强有力的文学作品之一。它以惊人的艺
术力量显示出:如果停留在这个社会基础上,停留在它的现
实和意识的界限之内,就绝不可能找到任何出路。整部小说
中响彻了被这个社会碾碎的人们怎么也压抑不住的绝望的呼
喊:不能、不可能这样活下去。无路可走成了小说的主旋律。
法律系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被贫穷压得喘不过气
来,因为无法维持最起码的生活,他被迫辍学,躲进那间与
3罪与罚
其说像房屋,不如说更像大橱或棺材的斗室,房东已经不再
供给他饮食,还威胁要把他赶出去……
于是拉斯科利尼科夫产生了要杀人的“思想”,——因为
“统治者们”、“拿破仑们”都是不择手段的。然而这还仅仅是
一种“思想”。从“思想”到“行动”,必须经过另一次“飞
跃”。他第一次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那里抵押东西以后,在一
家小饭馆里听到了一个大学生的议论。那个大学生也有类似
的想法,然而他并不想真的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现实却迫使拉斯科利尼科夫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
拉斯科利尼科夫认识马尔梅拉多夫的场面决定了整部小
说的基调,立刻把小说的主题提高到了对人类命运进行凄恻
深思的高度,使读者立刻感觉到自己置身于千百万人受苦受
难的悲怆气氛之中。让父亲讲给人们听,他的女儿怎样和为
什么不得不沦为妓女。世界文学中很少有人能对人生的哀痛、
苦难、羞辱与悲惨作如此深刻的暴露。只有深深同情颠沛无
告的下层民众的悲哀的艺术家,才能够创造这样震撼人心的
形象和画面。后来,拉斯科利尼科夫对索尼娅说:“投水自尽,
一下子结束这一切,倒更正确些,正确一千倍,也明智一千
倍!”索尼娅对他的话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而只是问了一声:
“那他们(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和三个孤儿)呢?”对于穷
人来说,就连自杀也是不可多得的奢侈。也许,索尼娅也能
投河自尽,可是即使她投河,还是无法把三十个卢布放在卡
捷琳娜·伊万诺芙娜面前的桌子上。生活里的确有这样一些
情况,能使一个公正无私的观察者相信,自杀是生活获得保
障的人才能得到的权利,才能享受的奢侈。而像索尼娅这样
的人却连自杀都不可能。她们的处境诚所谓上天无路,入地
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摆在她们面前的现实是:破坏
道德,是犯罪;不破坏道德——在对待亲人的关系上也是犯
罪。索尼娅不出卖自己的肉体,孩子们就会饿死。马尔梅拉
多夫说:“得让每个人至少有个可以去的地方”。可是马尔梅
拉多夫、索尼娅、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都无处可去。“上帝
啊!难道就没有公道了吗!不来保护我们这些无依无靠的人,
你去保护谁呢?……世界上还有法律和正义,肯定有,我一
定会找到!”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绝望地
说。然而无情的现实却是:“上帝”并不来“保护”他们;她
至死也没能找到她心目中的“公道”和“正义”。可见在她所
生活的那个社会里并没有什么“正义”,“上帝”也装聋作哑,
对穷人的悲惨命运视而不见,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索尼
娅的话)在他面前发生……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这个艺术
形象是十分感人的。读者仿佛看到了这个跌落到社会底层、被
生活折磨“疯”了的高傲的女人,仿佛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
看到了她咯到手绢儿上的鲜血,听到了她一阵阵的咳嗽声,听
到了她那绝望的呼喊。“什么?请神甫?……用不着……我没
有罪!……不用忏悔,上帝也会宽恕我……他知道我受了多
少苦!……即使他不宽恕我,那也就算了!……”临终前她
这样说。当然,她始终念念不忘自己“高贵”的出身,那张
能证明她的身份和幸福过去的“奖状”,始终伴随着她,直到
她离开这个世界。然而这些并不让人感到有损于这个悲剧性
人物的形象,恰恰相反,倒使这个人物显得更加饱满,更加
真实可信。
“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听了马尔梅拉
多夫讲的故事,拉斯科利尼科夫想。可是“如果我想得不对
呢?如果,总的来说,整个人种,也就是说,全人类,当真
不是卑鄙的东西,那么就意味着,其他一切全都是偏见,只
不过是心造的恐惧,任何障碍都不存在。”对一切都会习惯,
对什么全都顺从,是卑鄙的;能够进行反抗、能够“跨越”过
去的人,就不是卑鄙的了。从“思想”到行动,拉斯科利尼
科夫已经跨出了第一步。
然而单是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的悲惨遭遇,还不足以使主
人公迈出决定性的一步。于是,就在第二天早上,立刻又接
到了母亲的信。
用他母亲的话来说:他是她们(母亲和妹妹)的“一
切”,她们的“全部希望”和“全部指望”。为了他,母亲甘
愿“牺牲”女儿,让她嫁给一个谈不上有什么爱情的律师——
卢任。等待着他妹妹杜尼娅的唯一现实道路,照他看,和索
尼娅的命运毫无区别,只不过多了一件“合法婚姻”的外衣,
实质上仍然是为了亲人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后来,斯维德里
盖洛夫用他自己的方式也说出了同样的意思:嫁给卢任,还
不是和接受他的“求婚”一样,只不过拿的是另一个人的钱
而已。杜涅奇卡、索涅奇卡,她们都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她
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只要世界还存在,索涅奇卡就永远
不会消失!”
就在他这样折磨着自己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一个被侮辱
的少女。“嗳!是您呀,斯维德里盖洛夫!您在这儿干吗?”他
攥紧拳头,扑向那个纠缠她的肥胖的花花公子。在他看来,这
个坐在路边长椅子上的少女,还有那个街头卖唱的歌女,坐
在酒店和娱乐场所门口的那些妇女,那个投河自尽的女人
——这都是杜涅奇卡,都是他的妹妹,各式各样的斯维德里
盖洛夫和卢任们在肆意欺凌她们,——到处都是他的“妹
妹”,他亲爱的人……那些所谓的学者们用“科学”理论证明:
“应该如此”,“每年应该有这么百分之几去……去什么地方
……去见鬼……”只不过是“百分之几”而已,人们尽管放
心好了!对于那些压迫者、统治者来说,他们当然用不着担
心会落入这个“百分之几”,他们自然是放心的。可是对于像
马尔梅拉多夫、拉斯科利尼科夫这样的穷人,对于杜涅奇卡
和索涅奇卡来说,“百分之几”这个数字却绝对无法让他们放
心。索涅奇卡已经落入了这“百分之几”,杜涅奇卡也难免落
到这“百分之几”里去……于是,杜涅奇卡的命运和索涅奇
卡的命运,以及一切“妹妹”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同时浮现
在拉斯科利尼科夫的眼前。
于是他作了一个可怕的梦。梦中那匹被残酷打死的驽马,
就是一切被压迫、被践踏的人的象征,在那匹可怜的马身上,
仿佛集中了所有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的苦难。卡捷琳娜·
伊万诺芙娜临终时绝望地呼喊:“驽马已经给赶得精疲力尽!
……再也没有力气了!”这几句含着血和泪的话与拉斯科利尼
科夫梦中那匹马的形象遥相呼应。对于穷人来说,他们的一
生就是这样的一场噩梦。
那么,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在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意识
的限度之内,对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然而现实却要求他
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一定得采取某种行动,立刻行动起来,
越快越好。无论如何得作出决定,随便什么决定都行,或者
……要不,就完全放弃生活!”
小说发表以后不久,评论家皮沙烈夫①在一篇题为《为
生活斗争》的评论中就已经指出:拉斯科利尼科夫的“病”根
“不是在头脑里,而是在口袋里”。他头脑里所以会产生那个
奇怪的“理论”,是因为他的处境的痛苦程度远远超过了“他
的力量和勇气所能承受的限度”。“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一理
论看作他犯罪的原因,正像不能把病人的幻觉看作病因一
样。”他的“理论”只不过是他被迫与之进行斗争的那个环境
的产物,“真正的唯一原因还是令人痛苦不堪的环境”。因此,
不管小说的作者主观上有什么意图,小说还是以惊人的力量
反映了那个强权社会中非人生活的真实,真实到了令人感到
窒息的程度。
拉斯科利尼科夫杀了人,然而他并没有“跨越”过去,而
是仍然留在了这一边。事实证明,他不是“拿破仑”,他不属
于那些压迫者和统治者,他不是“超人”。他杀死的不是那个
老太婆,而是他自己。他感到可怕的孤独,感到自己已经完
全脱离了这个社会,不仅不能再对自己的亲人说出心里的话,
而且永远再也不能对任何人说什么了。“他好像是用剪刀把他
与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剪断了。”然而他无法完全脱离人群。
“啊,如果我孑然一身,谁也不爱我,我永远也不爱任何人,
那该多好!那么就不会有这一切了!”(也就是说,那样的话,
①皮沙烈夫(一八四○——一八六八),俄罗斯著名评论家,哲学家,革命
民主主义者。
他就会“跨越”过去了!)然而有人爱他,他也爱别人。完全
脱离人群,离开爱他的人,放弃爱的权利,这是他无法忍受
的,所以他也无法“跨越”过去。人是不可征服的。拉斯科
利尼科夫需要回到人们中间来,所以他不可能完全丧失人性。
然而斯维德里盖洛夫和卢任都“跨越”过去了。当然,他
们都没有拿着斧头去杀人,没有触犯那个社会的刑律。但是
依仗自己的财势,他们的确都在“为所欲为”。斯维德里盖洛
夫对一切都毫不在乎,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满足自己的淫欲。
他对拉斯科利尼科夫说:“我明白,您心里在考虑什么问题:
道德问题,是吗?……您把这些都丢到一边去;现在还考虑
这些干什么?嘿!嘿!因为您毕竟还是一个公民和人吗?既
然如此,那就不该乱闯;别去干不该由您来干的事。”斯维德
里盖洛夫自己早“把这些都丢到一边去”了,所以他能够干
他所干的那些坏事。这样的人比火灾、瘟疫、饥馑还可怕。卢
任公开宣扬“首先要爱自己”的“科学”理论,因为据说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拉斯科利尼科夫
一针见血地指出:“把您刚才鼓吹的那一套引伸开去,结论就
是:杀人是可以的……”卢任当然对此提出强烈的抗议,因
为他完全用不着拿着斧头去杀人,完全用不着让血污染他洁
白的手,然而他可以用金钱来买一个美貌的妻子,可以不受
惩罚地诬陷索尼娅,漠然地“跨越”过道德的法律,人性的
法律,心安理得地经受住拉斯科利尼科夫无法忍受的一切,一
句话,他可以,而且有权合法地杀人。
对小说该怎样结束,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久拿不定主意。从
他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他曾设想几种不同的结局:让拉斯科
利尼科夫逃跑,经过芬兰,到美国去;自杀;悔过。但悔过
是与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性格、与这一艺术形象的逻辑发展相
矛盾的。最后,拉斯科利尼科夫去自首了,可是并不认为自
己有罪;他认为,他的罪只在于没能坚持住,没能“跨越”过
去。
对于拉斯科利尼科夫,索尼娅是绝望的黑暗中的一线光
明。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娅这两个形象是理性与心灵、理
智与感情的对照。索尼娅心里充满了对人的爱。她是人类苦
难的象征,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苦难和爱是合二为一的。人
类的理性微弱而不可靠,而人类的苦难却无边无际;整个生
活安排得如此不合理,如此骇人听闻,如此残酷,因此理性
不可能完全理解它的不合理。剩下的就只有大家都感觉到的
苦难的爱了。
拉斯科利尼科夫问索尼娅:“如果突然这一切现在都让您
来决定:……是让卢任活着干坏事呢,还是让卡捷琳娜·伊
万诺芙娜去死?那么您会怎样决定呢?”索尼娅回答:“这怎
么会由我来决定呢?”不,索尼娅无论如何也不能作出这样的
决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跨越过另一个人的尸体。她所
能决定的只有一点:让别人从自己身上跨越过去,把自己献
给别人。而为别人献身,在当时的世界上,其实只是一个不
可能实现的理想。在小说中,索尼娅这个形象当然是理想化
了,然而也是苍白的。
于是作者又写了《白痴》,希望用梅什金公爵这一艺术形
象来进一步宣扬自己的这一理想。
最后,想稍稍谈一谈拉祖米欣。按照作者的意思,拉祖
米欣应该是书中的正面人物,本来应该在小说中占据更重要
的位置。他具有乡土主义的观点,反对西方革命思想的影响,
认为社会主义是西方的玩意儿,与俄罗斯格格不入。他反对
“环境决定论”,反对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唯物主义者的
观点。在一系列问题上,他可以说是作者的代言人。作者对
他特别珍爱,然而就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这个人物而言,却
很难说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作者本想赋予他的使命。
本书根据苏联国家文艺书籍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十卷集)第五卷译出,并参照《俄
语》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罪与罚》。对此书的时代背景
以及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了必要的注释。
非 琴

本资源下载请点击下载地址
如果本资源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方式QQ邮箱:6167555@qq.com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声明:如果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联系本站,我们将及时删除!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