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的短篇小说①
——代译序
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
的作家之一,相对而言,他短篇小说的数量并不大,四个短
篇集总共不到一百篇,远不能与莫泊桑相比。在他四个结集
中,较为重要的是《磨坊文札》(Lettres de mon moulin,
1869)与《月曜日故事集》②(Contes du lundi,1873),为
读者所传诵的名作,几乎都收在这两个集子里,为数不过十
余篇,但它们以风格、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
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
都德的短篇小说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
材的作品,这些短篇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早已成为世界短
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classe)堪
称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
范,它在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以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后,
将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的历史事件为背
景,表现了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悲剧。作者利用
1都德短篇小说选
①
②一译《星期一故事集》,以下的注释均为译者所加。
本文选自《法国文学史》第255页—第264页,柳鸣九主编,人民文学出
版社1991年版。
短篇小说的特点,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方法,在尽可能精炼的
艺术形式里容纳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题材。他选择了
在普鲁士人规定阿尔萨斯省学校里不许再教法文的命令下,
一个小学校里学生们上最后一堂法文课的场景,把这一堂课
提升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使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
通过这一堂课表现得非常鲜明突出。作者采取的角度也十分
别出心裁,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是通过一个顽童
的感受写出来的,他懵懂无知的状态在最后一课中所受到的
极大震动,他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
重与悲痛,都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也加强了作品对异
族侵略者的控诉。本篇中的人物形象不止一个,都是以高度
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划出来的,着笔不多,但给人印象十分深
刻,他们在上最后一课时的心理感受,集中地表现了阿尔萨
斯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柏林之围》(Le Siège de
Berlin)是与《最后一课》齐名的佳作,同样也以感人的故事、
新颖的构思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兰西民族的悲剧。儒弗上校
原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军人,充满了法兰西荣誉感与爱国观
念,普法战争一失利,他就中风瘫痪,巴黎被围的困难时期,
他在病床上一直生活在法军节节胜利、直捣柏林的幻想中,他
的胜利幻想与眼前战败的悲惨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既表现
了这个重病老人天真而热烈的爱国情感,也烘托出巴黎被围
的悲剧气氛。在严酷的现实之前,他的幻想必然彻底破灭,而
他幻想破灭,终于发现了可怕的现实之日,也就是他生命终
止之时,这一不幸的结局使小说具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悲剧力
量。《当间谍的小孩》①(L’Enfant espion)通过普鲁士人引
诱利用无知的小孩出卖消息与情报至使法军大败的故事,表
现了多方面的思想内容,既揭露了敌军卑鄙、狡诈与残暴的
面目,又描写出法军士兵淳朴的人情,既鞭挞了贪图私利的
通敌者,又批判了失足者行为的危害,对不同对象区别对待
的态度与对他们作不同描写的艺术效果,反映了作者鲜明的
爱憎与通情达理的分寸感,而把无知的误入歧途的小孩斯泰
纳的悔恨之情,与义勇军全军覆没联系起来加以描写,则表
现了作者明确的道德告诫的意图。值得注意的是,与其说作
者在小说里是着力描写斯泰纳②误入歧途的经过,不如说是
着力塑造他的父亲斯泰纳老爹这个人物,这是一个具有高度
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责任感的法兰西公民的形象,也是一个
慈祥的父亲的形象,还是一个恩怨分明的硬汉的形象,他为
了报仇雪耻,对强大的敌军进行了决死的战斗。在作者笔下,
这一对父子悲剧故事的感人程度亦不下于儒弗上校。与斯泰
纳老爹相似的是另一个短篇《旗手》(Le Porte-drapeau)中
的主人公何尔留斯③,他同样也是一个文化不高、地位低下的
“粗人”,在军队里呆了整整二十年,也不过得到了一个下级
军官的职位,但他在战争失败,全军向普鲁士人缴旗投降的
时候,却凭自己的爱国主义勇气与民族荣誉感,敢于面对战
胜者进行杀身成仁的反抗。
都德所有这些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共有的一个特点
①
②
③本书译为“奥尔努”。
本书译为“斯台纳”。
本书译为《小间谍》。
是巨大的悲怆性,在这些短篇里,都德都致力于表现各种人
物身上的悲剧性:小学生失去学祖国语言的权利、老军人梦
想昔日的民族荣誉而不可得,老父亲报仇雪耻失败,老旗手
进行绝望斗争,这些人物悲剧性的感情与行为决定于法兰西
民族的悲剧,是这一大悲剧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都德这一组短篇小说不仅丰富地蕴含着他自己深沉的爱国主
义热情,而且构成了对普法战争这一民族灾难的悲剧意义的
深刻发掘,他所达到的这一意境与高度,是法国文学史上其
他任何一个作家都未曾达到的。与此同时,都德又怀着愤慨
之情在《打完这盘台球》①(La Partie de hillard)中揭露
了军队上层的腐败、妄自尊大与对战争失败应负的不可饶恕
的罪责,士兵们已集合起来在战壕里待命,但司令部里台球
游戏玩得正起劲,即使敌军已开始了攻击,元帅与将校们仍
无动于衷,不下任何命令,致使全军坐以待毙,一盘台球打
完,全军也遭到了覆没之灾。在另一个别具一格的短篇《保
卫达拉斯贡》(La Défense de Tarascon)里,他对达拉斯
贡人那种华而不实的爱国主义热情与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
则进行了略带温情的绝妙讽刺,其中对南方人性格的观察与
感受将导致他以后关于达拉斯贡性格的小说创作。
都德短篇小说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他故乡普罗旺斯地
区生活的描写,普罗旺斯题材在他短篇中占有的比重是显而
易见的,著名文集《磨坊文札》中的短篇就都是他的怀乡之
作。正如莫泊桑在法国文学中以描写诺曼第景物著称一样,都
①本书译为《一盘台球》。
德则以对南方风情出色的描写而闻名。对于都德来说,普罗
旺斯的一切都具有迷人的魅力,正如他一个名为《县长下
乡》①(Le Sous-pré-fet aux Champs)的短篇所描写
的,南国乡野的景色是那么迷人,以致一个忙于事务的俗吏
也情不自禁醉倒在山林里。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
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
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
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了小山岗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
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
铛声,还有都德他自己那著名的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
山上的磨房……所有这些极富南方色彩的画面,在法国文学
的地方风光画廊里,以其淡雅的风格与深长的韵味而永具艺
术生命力。
在其南方描绘中,都德更主要地致力于对普罗旺斯性格
的发掘与刻划。他欣赏普罗旺斯人身上重感情而不重功利的
性格,在他笔下出现了不止一个感情炽烈、任凭感情行事不
计后果的人物。在《阿莱城的姑娘》②里,主人公儒昂③,一
个身体健壮、性格开朗的普罗旺斯青年农民,爱上邻近阿莱
城一个俏艳的姑娘,他的爱情是那么热烈执著,以至声称如
果不娶到她,自己就活不下去,父母只得答应他的婚事,但
婚前不久,有人向他家告发了那个姑娘原来是朝三暮四、水
性杨花的人,儒昂从此绝口不提到她,心里的爱情却仍然炽
①
②
③本书译为“让”。
本书译为《阿尔勒姑娘》。
本书译为《专区专长下乡》。
烈,并为爱情上的创伤感到极大的痛苦,他抑郁寡欢,形单
影只,为了不使父母难过,他强作欢颜,终于在过了圣罗阿
节狂欢之夜后跳楼自尽。在《鲍盖尔的邮车》①(LaDili-gence
deBeaucaire)里,那个在邮车上被人嘲笑的磨刀匠,看起来
是一个软弱的孱头,实际上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物,他不幸
娶了一个漂亮而放荡的女人为妻,这个女人几乎每过半年就
要与情人私奔一次,不久后又回到他身边请求原谅与宽恕,如
此反复,习以为常,磨刀匠为宠爱自己的妻子而长期忍辱负
重,终于,他持久的爱被折磨成强烈的恨,这种恨最终引导
他干出一幕震撼人心的惨剧。虽然这类普罗旺斯人在精神上
显得有些软弱,但其感情强烈的程度却与斯丹达笔下的意大
利性格、梅里美作品中的西班牙性格有某些相似之处,正是
这种感情至上的性格投合了都德本人感情浓厚、气质热烈的
倾向,成为他乐于描写的对象。
都德在发掘普罗旺斯性格的时候,以深深的感情注视着
普罗旺斯性格中的淳厚、朴实与天真,并以短篇小说中堪称
最佳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他的《繁星》(LesEAtoiles)就是
展示这种优美人性的杰作。这个短篇通过一个普罗旺斯牧童
的自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牧童爱慕着田庄主人
的女儿斯苔法奈特②,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
地呆在放牧的高山上,使人喜出望外的是,由于偶然的原因,
斯苔法奈将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并且因为天雨与山洪暴
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坐怀
①
②本书译为“斯苔法娜特”。
本书译为《波凯尔的驿车》。
不乱,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一起度过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
迎来了曙光与黎明。小说像是一首动人的牧歌,表现了优美
大自然中的田园生活与爱情,特别是表现了普罗旺斯牧童那
真挚的感情与纯净的情操,这种情操给短篇带来了清新的气
息,使它在世界短篇小说的行列中以其高尚的格调而出类拔
萃。另一个短篇《柯尼依老板的秘密》①(LeSecretdeMaitre
Cornille),也是都德表现普罗旺斯朴实乡风的名篇。小说中的
这个乡下磨坊业非常发达,山冈上布满了风磨,大路上驴子
成群结队送来周围农村的麦子,磨坊主以紫葡萄酒款待来磨
面粉的农民,完全是一派和平幸福的景象,充满了一种古老
宁静的气氛,巴黎人在大路上开起了蒸汽磨面厂后,风磨坊
就一家家被挤垮,纷纷倒闭,惟独柯尼依老板磨坊的风磨仍
然继续旋转,坚持与蒸汽磨面厂进行抗争,然而,柯尼依老
板的秘密终于被人发现,原来他的磨坊里一片凄凉,风翼不
停,磨盘却是空转,可怜的柯尼依为了保持磨坊业的荣誉,煞
费苦心地制造了他的磨坊仍然兴旺的假象,企图维持人们在
精神上对机器面粉厂的抵制,周围的农民有感于柯尼依的苦
衷,为了照顾他的感情,又纷纷把麦子送到他的磨坊里来,柯
尼依死后,普罗旺斯乡下这最后一家磨坊的风翼也就停止了
转动。短篇表现了普罗旺斯农村人与人关系中前资本主义性
的淳朴与和谐,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关系侵入普罗旺斯地区时,
传统的精神与习俗中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敌对状态。从
这里,既可以看到普罗旺斯过去的人情习俗,也可以看到社
①本书译为《柯尔尼尔先生的秘密》。
会转折时期普罗旺斯性格的反应。整篇小说以缅怀的、哀而
不伤的笔调写成,是一篇对普罗旺斯旧日淳朴风习的轻淡的
挽歌。虽然普罗旺斯古朴的人情属于过去的时代,但都德却
赋予它某种诗意,把它与巴黎文明对立起来,流露了他对资
本主义关系的不满。同样,他在短篇《此房出售》(Maisonà
Vendre)中,通过一个老人留恋自己在乡间的故居,但他的
儿女们为了金钱强迫他售出自己的老屋,迁到巴黎小店铺里
的故事,对资本主义金钱关系作出了明显的批评。
都德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还从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职业、
经验与感受中汲取灵感,写出了一批以作家文人生活为题材
的小说。《塞甘①先生的山羊》(LaChèvredeM.Seguin)是
一篇结合着诗情画意的描绘、机智绝妙的反讽与深刻隽永的
意味的故事,塞甘先生多次豢养山羊,它们不甘于栏圈里安
逸的生活而向往高山上的野趣、自由与新鲜空气,一个个脱
逃上山,但每一个最终都成为野狼的食物,作者以貌似玩世
不恭的态度与巧妙的反讽语调,用塞甘先生的山羊作为前车
之鉴,指出诗人若单凭对阿波罗的忠诚,献身于美的追求与
诗韵,而不着眼于现实利益,把才能奉献给资本主义商业文
化,就会落得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境地,实际上是以沉痛
的情怀深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人的悲惨处境。另外两
个短篇《毕西沃②的公事包》(Le-PortefeuilledeBixiou)与
《他的最后一本书》(LeDernièreLivre)则是文人悲惨处境的
现实描绘。在前一个短篇中,毕西沃这位曾蜚声巴黎的大漫
①
②本书译为“比修”。
本书译为“塞根”。
画家,双目失明后,生活无着,女儿被送进了孤儿院,自己
只求在外省、甚至偏僻山区经营小烟摊糊口,为了获得批准,
长期奔走于衙门,始终达不到目的,最后落得向人求食。在
后一个短篇里,一个作家在伏案写作时猝然离开了人世,他
不幸未能看到自己心血凝聚的最后一部著作的出版,但他死
后却还要遭受卑鄙小人的掠夺。
都德的短篇小说中还有另一引人注意的题材,即对宗教
的讽刺。他的《三部大弥撒》①(LesTroismessesbasses)以
幽默的笔调细致地描写了圣诞节之夜一个乡间教堂里做弥撒
的场面,神甫与贵族乡绅的善男信女们,为了赶快享用圣诞
晚宴上的佳肴,急不可待草草了事做完了三部大弥撒,庄严
的宗教仪式、神圣的经书、虔诚的祷文与这些人物急切的贪
谗丑态形成滑稽可笑的对照,表现出作者绝妙的讽刺才情。短
篇《雅尔雅依来到天主的家里》(JarjaillechezlebonDieu)更
是诙谐之至,一个不信宗教、渎神无行的搬运夫死后来到天
堂门口,被耶稣的大弟子、天堂的守门人圣彼得拒之门外,他
略施小计居然就混入了天堂。小说里对圣者、对天堂的漫画
式的描绘妙趣横生,搬运夫雅尔雅依那种不信神的精神与粗
俗但充满活力的神态跃然纸上,带有浓厚的民间气息,特别
是他自己因想看热闹的斗牛又被圣者轻而易举骗出了天堂的
情节,典型地表现了普罗旺斯性格的特色,是作者的绝妙之
笔。
在艺术上,都德的短篇小说别具一格,他的风格淡雅柔
①本书译为《三遍小弥撒》。
和,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幽默的情趣,并充满了清新的诗
意。
都德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较少地着力于表现生活的纵
的发展与起伏,而经常注意描写若干生活横断面的场景,如
《打完这盘台球》、《此房出售》①、《毕西沃的公事包》、《他的
最后一本书》②、《保卫达拉斯贡》、《阿尔萨斯,阿尔萨斯》等
短篇中,构成小说主体部分的,都是被集中加以描写的生活
画面,而且画面的线条简明,色彩清淡,结构灵活自由,这
就使得作品具有一种散文化的特色,其中有的短篇往往更接
近散文随笔。虽然他有一部分作品可称得上典型的“小说”、
“故事”,但故事性并不强,情节大都平淡无奇,绝少戏剧性
的效果,完全是属于平凡的生活现象,如《最后一课》中的
上课、《柏林之围》中儒弗上校的生病,等等,但是,由于这
些情节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并被作者深深地发掘出
其中细蕴的含义,因而又具有较高的典型性与动人的情趣。
都德的短篇之不以故事情节而以韵味取胜,首先在于他
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而不是一个以叙述见长的
“讲故事的人”,在他身上最强有力的禀能并不是观察与想象,
而是感受,他敏锐而细致,即使对普通的日常生活也有自己
微妙的感受,十六岁初到巴黎时的印象可以引发出他写人生
的灵感(《到达》,L’Arrivée),第一次穿礼服参加社交的经
历可以被他回顾得颇有情趣(《第一件礼服》,Premier
habit),在一片南国景色前他会产生欣喜如醉的情绪,由此写
①
②本书译为《最后一本书》。
本书译为《房屋出售》。
出一篇动人的故事(《县长下乡》),即使是自己回到故乡安
顿下来的生活细节,他也从中体会出某种意味而铺陈为一个
短篇(《安顿》①Installation)。正因为他所写出来的都是他
亲身感受的,是从他那感情丰富的心灵里渗透出来的,所以
他的每一个篇章字里行间都滴着他的感情,这一股股感情、一
段段心绪、一种种情愫就成为贯穿于他作品中的气势,将散
文化的部件与成分凝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使得作品
具有一种诉之于心的力量,使读者感到格外亲切自然,这构
成了都德短篇小说的一种重要的魅力。
与文学史上那些或热情奔放、或激昂慷慨、或忧愁悒郁
的作家不同,都德在自己短篇中的浓郁感情的形态是柔和温
存。他以亲切的眼光去看待现实与人生,因此,他所观察到
的、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温存与柔和的图景,在他的艺术
视野里,较少有尖锐激烈的生活与斗争,即使是涉及重大的
冲突与矛盾,他往往也是从缓冲的方面去加以把握,如儒弗
上校痛失祖国荣誉的悲剧是从小孙女照顾病人的角度表现出
来的,法国割让阿尔萨斯省的巨大悲剧仅通过一堂课体现出
来。都德以柔和温存的眼光去看待人物,因而,他的人物身
上几乎都沐浴着他的温情,即使是对他有所贬责的人物,他
也带有几分通情达理的宽厚,他的鞭挞是轻微的,他的讽刺
也不辛辣,尽管他感情热烈但他对人生中世俗的规范与是非
标准有时又多少有点超然,因而,他的讽嘲中往往带有几分
幽默与温和。毫无疑问,美与善的事物与他柔软的心灵是相
①本书译为《定居》。
投的,他敏锐细致的感情善于从其中汲取美与善的精髓,这
样,他的作品中又往往具有含英集粹的诗意,如《繁星》就
是这样一篇杰作。
都德短篇小说的风格是他热烈的气质、温和的人生态度、
敏锐的感受方式与自己特定的艺术方法所综合决定的产物,
他这种散文化但充满了感情与诗意的小说风格,在文学发展
过程中具有某种示范意义,它与莫泊桑式的短篇小说相对,提
供了另一种小说类型的样本。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123ppp资源网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