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序
A普列姆昌德(1880年—1936年),印度现代著名小说家,用
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写作。他共写了15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两部
未完稿),300篇左右的短篇小说。我国自1953年起陆续介绍他的
作品,至今已有10多种。B
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从社会生活中提取素材、剪裁故事、
敷衍情节、刻划人物,创作出短篇小说,似乎不是很难的事。
报刊杂志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这种产品出现。然而要将故事情
节编写得真实可信,人物性格生动、引人,从而能使读者产
生共鸣和感受到其中的某种意义或启示,这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大小,决定了作家不同的层次。
普列姆昌德在这方面是写得很成功的小说家,在印度,广
大读者和研究者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他
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并且寓
以深刻的含义。在这里仅就一组写小人物的作品进行一些分
析和探索。
这些短篇小说,作者好像分别把我们带到了一块块的小
天地里。即使这一块块的小天地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我们
不大熟悉,甚至感到陌生,但是由于支配其中人物的各种思
想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似曾相识,而且这些人物的各种活动也
1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很容易为我们所理解。他们对人生的态度,他们追求的目标,
他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准则,都会引起我们的反复思索,有
时甚至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鹦鹉》写的是一个普通金匠马哈德瓦,他的职业是替人
打金银首饰。他是印度教徒,年纪很大,生活艰难。他养了
一只鹦鹉,作为他枯燥而单调生活的伴侣。他的口头禅是
“师尊所授,与天赐同”。在印度的民间文学传统里,鹦鹉往
往作为指点迷津者的身份出现。在这篇小说中,它是作为师
尊的象征,所以这句口头禅的意思是师尊所给予的教导或其
他什么,都是和天神的赐予一样。鹦鹉逃离马哈德瓦的笼子
的一幕,导致他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他认为这笔意外之财
不是偶然获得的,而是天神假手鹦鹉而赐给他的。时来运转,
也成了他思想行为变化的契机。对于这个手工金匠来说,我
们原以为他将修建房舍,买田置地,改善艰苦的生活,可是
他不,他要用这笔钱行功德,举办种种祭天行善的宗教活动。
这我们也可以理解,因为他是虔诚的宗教徒。使我们想象不
到的是那惊人的举措:他要用来洗涤他世俗的罪孽。而洗涤
的办法是,他宣布自己是堕落的罪人,过去凡是被他克扣过
的,被他以假换真的都可以在一个月内来和他算帐,他都可
以在不要任何人证物证的条件下退赔。他一再说自己是在行
骗中度过一生的。
有没有人找他算帐呢?有的。在他当着成百上千的人宣
布自己的决定时,宗教祭司说曾经给他黄金打项链,结果少
了分量,损失了50卢比。马哈德瓦完全承认,当场退赔两枚
金币。不过群众认为是这个贪婪的婆罗门祭司对马哈德瓦进
2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行了讹诈。此后的一个月里,没有一个人来找他算帐。马哈
德瓦打心底感叹世人多么正直无私,这证明了他是清白的,并
没有像他所说的犯过罪过,进行过欺骗。
那么他为什么那样自责呢?出于什么心理呢?按照印度
宗教的解释,人是有罪孽的。这种罪孽有前生的,有今世的,
有主观犯的,有非主观犯的,非主观犯的中包括有时难以避
免的。作为金匠,一般说来是容易不讲职业道德而干出罪孽
勾当来的,比如少给分量,减低成色,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等等。那么马哈德瓦一辈子是否出淤泥不染,清清白白呢?这
还未经过检验。他要留得清白在人间,虽然没有自觉地有意
去犯罪,但也可能无意中犯过,谁能保证一辈子不出差错啊!
所以这个纯朴的人要求乡亲们向他索赔。因为谁受过损失,谁
记得最清楚。向他索赔就是帮助他从罪过中得到解脱。
事实证明他是清白的,他通过了检验。在他日后归天时
他也可以这样说:我在人间一辈子没有犯过罪过,我没有作
过损人利己的事,我的灵魂是纯洁的,我是一个清白的人。那
么马哈德瓦为什么没有患这种“职业病”,而是健康的出淤泥
而不染呢?是宗教的约束吗?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首先,人
类社会需要约束力,处于无序状态是危险的,是会带来灾难
的。宗教也是一种约束力,很多国家有这种约束力。在印度
则是印度教作为一种约束力或威慑力量。如果这种约束力或
威慑力量是公正的、普遍性的话,会起有益的作用,尽管我
们称它为神权也罢。如果这种约束力或威慑力量是违反天性
的、邪恶的,则肯定会起坏作用,尽管不是神权而是人权也
罢。古今历史上不是反复出现人的绝对权威所造成的严重后
3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果吗?在印度历史上,宗教中所倡导的敬畏天神、劝善惩恶、
因果报应所起的作用,比起非宗教的抽象道德教条来有效得
多。要说马哈德瓦的洁身自好完全是宗教使然,也是过于简
单化了。不,马哈德瓦主要是他的本性正直善良,他没有奢
望,不追求享受,所以有了意外之财也不用来改善自己的处
境,而在他的周围,又是一个多么古朴的环境!当他宣布不
要任何人证物证都可以向他索赔,在坏心眼儿的祭司胡说损
失50卢比也当场兑现的情况下,一个月内居然没有一个人找
上门来算帐!设想在另外一个社会,人们还不蜂拥而至?就
会像有一个好心人曾警告他的那样:“要赔,吃什么啊?总数
要上千的卢比哩!”可是这个情况居然没有出现。
《奈乌尔》这篇作品正好相反,写的不是得了意外之财,
而是意外地失财。奈乌尔是一个雇工,50多岁的年纪,没有
子女,只有老妻。他颇为满足他的生活处境,干起活来比年
轻人更卖力。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奈乌尔的村子里突然
来了一个云游的和尚,这位“圣僧”很快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也获得了奈乌尔的信任。奈乌尔想,如果圣僧能给他点石成
金,他就可以得到意外之财,他也可以和老妻安度晚年。圣
僧也垂青于他,许诺将他的银器一夜之间变成黄金。于是他
拿出积攒多年的全部25个银币卢比,又借了25个,加上妻
子的几件银首饰给了圣僧,圣僧连夜席卷而去。他受骗上当
了。
这个打击对可怜的奈乌尔来说是太大了,社会对他太不
公正、太残酷了。他受骗上当的原因是他有了非份之想或说
一念之差,加上轻信。如何对待这意外损失呢?他要么自认
4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倒霉,悔恨自己的失算而作罢。要么是挽回损失。怎样才能
挽回损失呢?正确的办法是找到骗子,而骗子早已逃之夭夭
了,要找到其下落等于大海捞针。还有就是向社会报复,即
用同样的骗术去寻找“猎物”。他采取了后一种办法,他装扮
成游方和尚,到处云游,也找到了“猎物”。正当“猎物”要
把首饰盒子给他时,他颤抖了。他哭着说:“孩子,把匣子拿
回去,我本来只不过想试一试你。”
在奈乌尔的内心世界里所掀起的一场善与恶、美与丑的
微妙的冲突中,以善和美的胜利而告结束。他这样一个老实、
勤劳、克己的善良人怎么可能去坑害像他一样的无辜者呢?只
是因为突如其来的丧失全部家当的打击,使他暂时失去了理
智,失去了对善恶的判断力,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内心
里卑下自我的恶会抬头,然而他的天良,他的高尚自我的本
性在迷失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苏醒了。
如果说奈乌尔打算进行报复的对象还是抽象的、不具体
的话,那么在《咒语》中帕格德要报复的对象却是明确而又
具体的。奈乌尔所受的损失是物质上的损失,而帕格德受到
的打击则是心灵上、精神上的打击,他因医生的见死不救而
失去了唯一的一个儿子。若干年后医生也面临失去独生儿子
的危险,他可以见死不救,以求得报复心理的满足。他回忆
起医生为了打高尔夫球,连对临危的病儿瞧也不瞧一眼,竟
扬长而去。帕格德当时多么失望、多么痛恨,他看透了医生
的残酷无情。可怜也真是报应不爽,医生的独生子被毒蛇咬
了,危在旦夕,各种办法都试过了,各类医生都束手无策。帕
格德作为一个治毒蛇咬伤的能手听到这个消息,开头他幸灾
5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乐祸了:你医生也有这么一天,这是天假手于毒蛇对你的报
复和惩罚啊!惩罚你身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却见死不救,现
在是你接受报应的时候了!甚至他还想看看医生失去独生子
那种狼狈的可怜相,还想问问他对失去独生子有何感受。如
果小说到此为止,则成了古代宗教劝善惩恶的因果报应故事
的现代版了。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作家将人物心理和内心
矛盾深刻地继续再现了出来,而且将人物的精神境界升华到
了人性的完美高度。帕格德开始感到心理平衡、满足、幸灾
乐祸,但内心并不真正平静。几十年来,这位用咒语治蛇伤
的半个巫医,这位多次从死亡线上拯救人的慈善老人,怎么
可能见死不救啊!由于医生的无情,他所受的刺激太大,所
以开始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强烈反应,而接下来是他用抽烟来
转移矛盾的心情,他不能入睡,打开门后又把门关上,甚至
走到中途还想退回来,但毕竟一个无辜的年轻人的生命在等
待着他,最后他匆匆赶到医生的家里,救活了医生那个几乎
已经死亡了的儿子。在人性的多层次的境界里,如果帕格德
出于某种较低层次的想法:既然你眼睁睁看着我断子绝孙,你
也好不了,也断子绝孙吧!何况我没有放出毒蛇咬死你的儿
子,我没有干那种丧尽天良的事,但我没有义务要帮助你,你
没有为我做过好事,我也无须报答你。要这样做了,能责怪
他吗?然而他最后终于以德报怨,表现了这个下层贫苦老人
善良美好的人性。惟愿在帕格德精神的影响下世界上多一些
以德报怨,少一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帕格德救活了被蛇咬的医生的儿子
后,竟不声不响地连医生家的一袋烟也不抽就走了,更不会
6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接受医生家的重谢来改变那贫困的处境,这样一种不求报答
的高尚情操也令人深思的话,那么小说《高尚》对此有完美
的体现。而且更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境界。
《高尚》中的德赫达·森赫是一个佃农,没有子女,和老
妻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在中年时代曾救过一个有
钱人家的6岁的落水儿童赫拉姆尼的命,然而他没有留下姓
名就走了,这显示了他不求报答的精神。当被他救的赫拉姆
尼20年后既是放债的财主又成了地主之后,他成了赫拉姆尼
的佃农。只有他没有去欢迎这位新的地主和给新地主送礼,他
被赫拉姆尼和其代理人认为傲慢。为了打掉他的这股所谓傲
气,他们使用了种种手段,最厉害的一着就是夺佃,使他失
去了租种土地的权利,但他不屈服地主的淫威,他和老伴的
生活越来越困难,但他拒绝地主母亲的施舍。他把接受施舍
也当成罪过,他要留得青白在人间。
他的“傲劲”或“傲慢”是什么呢?他的行动只不过表
明:我租你的土地来耕种,我交给你地租。除此之外,我没
有必要去巴结你、奉承你,也没有必要给你送礼。这激怒了
赫拉姆尼,有损他的尊严,一个普通的佃农竟敢不匍伏在他
的面前!他要使他屈服,而德赫达·森赫却是一个硬汉子,他
就是不屈服于他的淫威。生活困难算什么,生活越困难越显
得他的清白、崇高。他的人生准则是:我冒险救人这种事,是
我应尽的天职,是我的神圣的使命,我不能也不愿以此作为
索取报答的筹码。所以他对救人的事始终秘而不宣,而且始
终认为接受人的施舍是罪恶,有损他为人的清白。如果贪图
7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报偿,那就是以道德作为交换的手段。我们看到一般的社会
的传统观念是:从善和积德的目的总是出于获得善报,这世
用不了,下世仍可以享用。这种准则虽然不算高,但已经是
不算低的标准了,因为这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但德赫达·森
赫追求的人生准则更高,是从善而不求善报,做好事而不求
报偿。这种准则是从何而来呢?印度古代大史诗《摩诃婆罗
多》中所刻画的主要英雄人物之一的坚战身上就体现了这种
精神,他的准则是:我做好事,按道德行事,都是我的天职。
如果为了图报那就是为了交换,那就是道德贩子。因为他是
以自己的道德像商人一样做交易。这就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的崇高精神的来源。
也许读者会想到:赫拉姆尼和他的母亲还未忘记昔日的
恩人呢!由于他们不知道现在他欺负和迫害的人正是他的救
命恩人,可能真相大白后会改变对德赫达·森赫的态度。这
是一种推测,从德赫达·森赫方面说,他不可能透露这件事
情的真相,这是他的为人、人生信条和本性所决定的。退一
步说,如果他说明了真相,赫拉姆尼改变态度是可能的,但
最大的可能是他认为是欺骗、是假的、是冒充。为什么当时
不说,现在穷得生活不下去了就来招摇撞骗了。这种态度才
符合他的本性,当然这是推测,作者并没有这么去写。如果
这样写,反而会破坏这各自代表了不同本性的人物形象,又
落入了知恩报恩或忘恩负义的俗套。
在改恶从善的思想斗争中,《尊重舆论》颇能给人以启示。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人物——洗衣匠伯纠,在印度教
中属低等种姓。他是一个纯朴诚实的人,他帮人洗衣,艰难
8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地维持生计。虽然他受到欺负,受到打骂,仍然是尽责职守。
在洗衣人中间,流行着一种不讲道德的风气,就是把雇主送
来的衣服洗好后出租,收取租金,然后让雇主取走。但伯纠
讲究职业道德,由于他不能忍受别人在这方面的诽谤,他一
气之下离开农村来到了城市。
在城市里,洗衣人出租衣服习以为常,他也受到了感染,
原来他坚守的信条被抛弃了,随波逐流是多么容易啊!然而
使他猛醒的却是一次意外场合的评论。有一次他把雇主的衣
服借给了邻居去参加迎亲队,这是出于情面而不是为了取得
租金。凑巧他的邻居穿上后被衣服的主人认出来了,伯纠听
到了处于非常尴尬局面的邻居和衣服主人的对话。衣服主人
认定伯纠不会做这种歪门邪道的事,甚至夸大其词地说他自
己曾经想向伯纠租衣服,不仅被拒绝,而且被他狠狠地斥责
过一通。伯纠听到后良心深深被触动了,人家对他是多么信
任,评价是多么好啊!他的自尊心苏醒了,他原来纯朴诚实
的一颗心经过一段迷失后复归了,此后他改变了自己的错误
行为。这正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要能改,善莫大焉!值
得回味的是:他的猛醒不是由于人家的指责,唾骂,而是因
为对他的信任和赞扬。这种对他的信任和赞扬与当面的表扬
不同,哪有客气和奉承之嫌,背后的议论是以为他不在场的
情况下对他真实看法的自然流露。对人的信任、尊重人的自
尊心和良知是多么有力量啊!另外,同样也令人深思的是:伯
纠作为洗衣匠,他出租衣服属于职业道德,如不改正,发展
下去大不了是更为经常而已,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然而
这个问题从深层来说,那就是手中掌握什么,就利用什么谋
9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取私利。洗衣人掌握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也可以在很短的日
子里设法出租捞取额外的好处,那么,掌握其他物资的、金
钱的、权力的人呢?当然也可以利用来取得不义之财了。那
后果会严重得多。而实际上这种事正层出不穷地发生着。应
该说单凭启发人的良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各种手段,
因为人人不都是伯纠。
《孩子》是一篇精神境界颇为超凡脱俗的作品。主人公耿
古作为高等种姓的婆罗门愿意和寡妇结婚已经很不平常,而
这个寡妇戈姆蒂却改嫁过三次,三次逃离夫家,就更显得不
平常了。原来戈姆蒂三次改嫁,三次离开夫家,都不是她的
过错。她实际上是被赶出来的,因为她的一个个丈夫都把她
当成附属品和私有财产,并以恩人自居而不是真正和她相爱。
而耿古的看法是:你要人家(妇女)成为自己的,首先要使
自己成为人家的,这是民主的观点,男女平等的观点。
作为婆罗门的耿古因为沦落了,当了听差。他和戈姆蒂
结婚六个月,生了孩子,这孩子当然不是耿古的,而是戈姆
蒂的前夫的。可耿古是怎么想的呢?他说:“我得到了一块播
过种的土地,难道我要遗弃长成的庄稼,只是因为不是我亲
自播下的种吗?”这说得多么好啊,这是真正人类之爱。如果
人人都有这种胸怀,那会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孩子是不是自
己的,这本来不是一个大问题。人类社会是群体的,不是个
体的;人类社会的延续也是整体的,不在于某个个体的血统
是否在延续。既然过继的孩子、养子以及收养来历不明的孩
子也被认为是自己的孩子,那么婚后六个月生的孩子为什么
不能算自己的孩子呢?在有的地方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所
10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谓亲子之爱被强调到了不适当的程度,有的还进一步用现代
科学的手段做亲子的测试,看父子的基因是否相同。而在耿
古那里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他的精神境界是超世俗的人类之
爱的体现。
耿古对戈姆蒂的爱是真诚的,他把她当作平等的伴侣,他
先使自己成为戈姆蒂的,这样当然也使戈姆蒂成了他的。正
因为如此,戈姆蒂害怕生孩子的事不被耿古理解和接受而出
走了。耿古对她一片赤诚,所以把她接了回来,并向她吐露
肺腑之言。
小说反衬出“我”的偏见,正如“我”自己说的内心卑
微。他的这种自责是作者对所有有偏见的人和社会的指责,这
种有偏见的人和社会容纳不了这个多余的孩子和孩子的母
亲。那么孩子和戈姆蒂怎么办呢?他们的出路何在?把他们
从社会排除出去?他们是无辜者啊!对于那些没有宽阔胸怀
的人,没有人类之爱的人,或者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的人,血
统观念强的人,这篇小说中的耿古的思想不是可以净化他们
的心灵吗?
以上是作者以小人物生活为中心的几篇小说,其实作者
以下层小人物为主角的作品不少,很难一一都列举出来。但
从所举的几篇作品来看,作者从各个角度剖析了他们的内心
世界,或是通过面临的意外事件、偶然事件,或通过事件的
前后对比或人物的反衬,揭示了主要人物内心的变化。使读
者可以窥见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处,这些平凡人物的内心闪光
点吸引着我们,激动着我们并且感染着我们。作者为什么要
这么写呢?他在1936年3月发表的《短篇小说艺术(之二)》
11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
中这样写道:“没有意义的短篇小说,即使能够使人达到娱乐
的目的,却不会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满足。的确,我们不希望
在短篇小说中进行说教,但是为了激励人们的思想,为了唤
醒人们心中美好的感情,我们总希望短篇小说有些意义。”这
可以作为他写这些短篇小说的总的注脚。
刘安武
1995.8 于北京大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123ppp资源网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