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818smKy818sm  2024-04-19 10:38 123ppp资源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6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跳至底部下载链接

世界文学名著《死魂灵》(pdf电子书下载)[s2332]
译  序
这部小说已被全世界公认为,俄罗斯文坛巨匠果戈理最
成功的一部小说,也是近百年来在全世界拥有众多读者的世
界古典名著之一。果戈理本人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俄国
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跟这部小说有密切关系。
正如俄国文学批评大师别林斯基所说,“这本书甚至使果戈理
在这之前所写的全部作品黯然失色,彻底解决了我们这个时
代的文学问题,巩固了新流派的胜利。”①这部小说在俄罗斯
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
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有现实意义。当年伟大的俄国诗人涅
克拉索夫曾经期望有一天俄国的老百姓会从集市上买回果戈
理和别林斯基的作品②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我认为这部小说不,我今天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读读果戈
理这部天才的不朽著作。作为译者,我觉得自己的义务不仅
是努力消除两种语言所造成的隔阂,使读者能得到跟原文读
者大致一样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而且也应当负责对自

②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A.B.CDEFGHIFJ.KLEG.HLMN,HLO.,P.Vlll,HQp.10.
己倾注几年心血所译的这部世界名著作一个简明扼要、比较
全面的介绍。我想读者拿到本书的时候,一定会问:果戈理
为什么能写出这么一本书来?好吧,那就让我们从这里谈起
吧。

谈到果戈理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时,一般都提到普希金
给了他这样一个题材。我觉得这只是事情的起因,这个起因
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我
们的问题不能不在果戈理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受的教育和经
历中去找答案。
果戈理1809年3月20日(新历4月1日)生于乌克兰。
1821年入涅仁高等学堂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
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读书,1828年毕业,去彼得堡。1829
年发表《汉斯·古谢加顿》。1852年2月21日(新历3月4
日)逝世。他的文学活动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
进行的。
果戈理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尖锐激烈的社会
矛盾的时代。那时俄国农奴制度已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1812
①原文是 BFRGSTFU VWHXFY GSZI IGUTU CDTMLNL[IL,1821年初创办,
是当时第聂伯河东岸乌克兰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学制为九年,每
三年为一级,分初级、中级、高级。高级班分哲学、法学两科,讲授大
学课程。(见\.].^QD_SGLV,\.A.BL`LEa,BLH.FT[.XZ[LbDHQVDGGLJ
 EFQDNSQZNW,cLHIVS 1959,HQN.17)。
年的卫国战争击溃了拿破仑,使俄国人民打开了眼界,不愿
再受农奴制的奴役。果戈理的青少年时代正赶上贵族革命家
十二月党人为改革俄国社会而酝酿并举行起义的年代。1825
年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下去,俄国社会矛盾不仅没有得到
缓和,反而更加尖锐了。嗣后,农民暴动此起彼伏,愈演愈
烈,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又有明显的发展。
这时西欧资产阶级革命也风起云涌,方兴未艾。1830年
发生了七月革命。三十年代英国发生了宪章运动(这次运动
曾被列宁誉为“世界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
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年发生了法国革命。西欧的革
命运动对俄国农奴制社会的危机起了火上浇油的体用。
风雨飘摇之中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一方
面加紧镇压进步的革命运动,一方面强化反动宣传。御用文
人乌瓦罗夫之流炮制的所谓官方民族性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
下出笼的。
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环境中,俄国知识界的思想斗争是
很激烈的。在如何解决俄国社会矛盾问题上产生了几大政治
派别。一派是西欧派,代表具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贵
族地主的观点,主张俄国应走西欧的道路,反对农奴制,把
发展科学和教育、普及知识看作是改变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
认为只有逐步掌握西欧各国所积累的文化,采取西欧形成的
各种生活方式才是社会变革唯一可行的方式。另一派是斯拉
夫派,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反对俄国走西欧发展
的道路,幻想在农民同贵族、君主政体、正教教会之间维持
一种封建宗法关系。果戈理有些过从甚密的朋友如谢维辽夫、
3死 魂 灵
波戈金、阿克萨科夫等便是属于这一派的。还有一派是刚刚
形成的以别林斯基、赫尔岑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
在文学创作方面,当时浪漫主义尚风靡文坛,但现实主
义已开始显露头角。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普希金
发表了《叶甫盖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上尉
的女儿》等一系列现实主义宏篇巨制。格里鲍耶陀夫的《智
慧的痛苦》和莱蒙托夫的一些现实主义杰作如《当代英雄》也
都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鸣锣开道的别
林斯基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展活动的。
果戈理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进行创作活动的。他
的成功与失败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果戈理在涅仁高等学堂读书时就受到了一些进步教授的
影响,在他们邻居卡普尼斯特家里也接触过一些思想进步的
十二月党人。那时他就立志要为国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1827
年,即他从涅仁高等学堂毕业的前一年,他在给舅舅科夏罗
夫斯基的信中就说过:“从很早以前,从几乎还不懂事的时候
起,我心里就燃烧着一个不可熄灭的热望——就是要使自己
的一生过得对造福国家有用,哪怕做出微小的贡献也好。一
想到我可能做不到这点,可能有人来挡住我的道路,使我连
一点点贡献也做不出来,我就深感忧虑。一想到我可能一事
无成不能流芳后世,而将默默无闻了此一生,我的脸上就会
冷汗滚滚,——人生在世而不能流芳后世——这对我来说是
4死 魂 灵
可怕的。我考虑过各种差事、各种职位,我选中了一种职业。
那就是法律。我认为这方面可做的工作最多,只有在这方面
我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在这方面我才能对人类真正有用。判
案不公平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幸,使我最感痛心。我曾宣誓不
使自己短暂的一生有一分钟不为造福人类而虚度过去。”①这
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涅仁高
等学堂毕业后,他到了彼得堡,打算在司法界一显身手。冷
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想。有很长时间他不得不靠家里的接
济维持温饱。
1829年,果戈理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长诗《汉斯·古
谢加顿》。果戈理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并不是偶然的。他的父亲
就是乌克兰一个有名的作家,曾写过几部喜剧,对果戈理很
有影响。据斯捷潘诺夫说,果戈理后来写《索罗庆采市集》时
曾引过他父亲喜剧中的话作为题词。
②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
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他还曾想在彼得堡上演他
父亲的剧本③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
部小说不。他父母的邻居卡普尼斯特也是一个有名的作家,他
常到卡普尼斯特家作客,也不能不受到影响。他从小就喜欢
文学。在涅仁高等学堂读书时,他不仅对文学作品很感兴趣,
而且还搜集了乌克兰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大量资料,


③\.A.BL`LEa,^LMN.HLO.V XDHQF QLRSY.Q.vl,HQN.259.
\.].^QD_SGLV,\.A.BL`LEa,HQN 12.
\.A.BL`LEa,^LMNSGFD HLOFGDGFJ V XDHQF QLRSY,BLHFT[.YZ[Ld
eDHQVDGGLJ EFQDNSQZNW.cLHIVS.cLHIVS 1953,Q.vl,HQN.253
并尝试着写了许多作品。除一些短诗外,当时写的作品有故
事诗《两个渔夫》、悲剧《强盗们》、中篇小说《特维尔季斯
拉维奇兄弟》,不过这些作品都已散佚。
1831年,果戈理发表了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直到
这时为止,正如高尔基所指出的那样,果戈理一直处在浪漫
主义的影响之下,而且模仿的痕迹也极为明显。
①这和世界文
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然而即使在写这
些浪漫主义作品时,他也是取材于熟悉的生活资料。这从他
不断写信要他母亲提供乌克兰各种习俗、服饰、器物、传说
等各种资料中可以看出来。正如他后来说的:“我从来不会在
想象中创造出什么来,而且也没有这种本领。只有取材于现
实、取材于我所熟悉的资料,我才能够表现得好。”②这和世
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我认为,写
作方法上的这个特点是他后来走上现实主义道路的很重要的
主观条件。
1831年,果戈理认识了普希金,并结为好友。普希金在
思想上和创作上对果戈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果戈理自己也
说普希金是第一个使他严肃看待作家事业的人。
③这和世界
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他还说:“我创
作的时候眼前只看到普希金……我珍视他那永恒的不可违抗
的教导。我所做的事,我所写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听了他


③PSR.bD,HQN.207.
\.A.BL`LEa,^LMN,HLO.V XDHQF QLRSY,Q.vl,HQN.215.
高尔基:《俄国文学史》,新文艺出版社版,第205—206页。
的劝告的。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莫不应当感谢他。我现在
的这本书,也是他的创造。他要我发誓来写它。写任何一句
话的时候,我眼前都看到他。想到他会满意,会喜欢,我就
感到欣慰,这对我是最高最重要的奖赏。”①这和世界文学史
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正如高尔基所说,果
戈理在普希金的指导之下创作了他的最好的作品。1834年发
表了《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
事》,1835年出版了《小品集》和《密尔格拉得》。同年九月,
别林斯基在《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一文
中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果戈理为“奇才”。承认他是“文坛
的盟主、诗人的魁首”,说“果戈理是诗人,现实生活的诗
人”②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
不。在这些作品里,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已开始形成,
批判农奴制的倾向已显露出来。另外,果戈理的认识这时也
有了进一步提高。他在《作者自白》中说:“我看清了在我的
作品中笑得没有意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笑。要笑最好狠
狠地笑那些真正值得人人加以嘲笑的东西。”凡此种种都为创
作《钦差大臣》和《死农奴》准备好了各种必要条件。

《钦差大臣》的上演,给果戈理招来了反动阵营的猛烈攻

②《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第1卷第176页,第205页。
\.A.BL`LEa,^LMNSGFD HLOFGFJ V XDHQF QHRSY,Q,vl,HQN.317.
击。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清楚地认识到两种作家的两种命运。
那些用醉人的烟雾迷住人们的眼睛、巧妙地阿谀人们、把生
活中可悲的现象掩饰起来的作家将会被人们誉为举世无双的
伟大诗人。而另一类作家的命运和遭遇则不同,“因为这类作
家胆敢把每时每刻显现在人们眼前而又为冷漠的眼睛所视而
不见的一切——那象绿藻一样阻碍我们生活之船前进的、可
怕的、令人惊心的渣滓,那充斥在有时悲苦而乏味的人生之
路上的冷酷、委琐、平庸之辈的隐私——全部翻腾出来,并
挥动那无情的刻刀以雄浑的力量使它浮雕般鲜明地呈现在人
人的眼前!这类作家听不到民众的掌声,看不到感激的热泪
……伪善、无情的当代评论家会把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判为猥
琐、卑下之品,会把他打入污蔑人类的作家之列而使他处在
屈辱的地位”。
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
这部小说不
那么,他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接受第二种作家的厄运来写
《死农奴》呢?
一方面是因为农奴制已成了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
碍。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看到了这点。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
冯维辛、诺维科夫、拉吉舍夫就对农奴制不断加以抨击和鞭
笞。普希金早在1819年在《农村》一诗中就写道:
  在一片花的原野和峰峦之间
人类的友人都会悲哀地瞥见
①《死农奴》第1卷第7章。
处处是令人窒息的愚昧!
看不到眼泪,听不到呻吟,
命运已把人们抛入无底的深渊!
这儿的地主老爷野蛮无情,无法无天,
他们用强制的皮鞭占据了
农民的劳动、财产和时间,
这儿贫苦的奴隶听命于残酷的地主的使唤,
弯着腰拉着沉重的犁,
在无情的鞭笞下驯顺地苟延残喘。
从另一方面讲,果戈理对当时俄国社会问题是很关心的。
看到祖国大好河山被一小撮农奴主糟踏得贫困荒凉,听到人
民在水深火热中呻吟,他不能无动于衷。在本书第一卷第十
一章中写道:“为什么我的耳边总能听到你那飘荡在辽阔国土
上的凄婉歌声?在这歌声里蕴涵着什么意义?是什么在召唤,
在悲泣,在令人忧心如焚?是一些什么声音痛苦地在耳边回
荡,钻到我的心灵深处,在我的心头萦绕?”后来在谈本书的
一封信中他又说:“谁看到这一片片荒凉的、至今尚无人烟的、
落寞的旷野而不感到忧伤,谁在我国大地上的凄婉歌声中听
不出对他本人——正是对他本人——的痛苦责难,谁要么是
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要么就不是一个具有俄罗斯心灵
的人。”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
说不在本书的第一卷第十一章中回答一些假爱国主义者的责
①\.A.BL`LEa,^LMN.HLO.V.XDHQF QLRSY,Q.vl,HQN.129
难时,他提出:“除了作者,谁还应说神圣的真话呢?”在给
谢维辽夫的信中,他说:“相信吧,不管出版什么文艺作品,
如果里面没有当前社会关心的问题,那它目前就不会产生影
响。”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
不“作家同任何人相比,更应该成为当代社会问题的解决
者。”②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果戈理写这本书并不是偶然的。
历史、时代、文学传统、家庭影响以及果戈理本人的写作经
验和思想认识都为这部不朽作品的出现提供了富饶的土壤,
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上,果戈理生性忧郁、喜爱戏谑的气质和
善于洞察人们心灵的天赋才开出了这朵带着含泪微笑的文苑
奇葩。

这部小说,果戈理原计划写三卷,实际上只写出了两卷。
第一卷开始写于1835年秋,写了三章,然后撂下,着手写
《钦差大臣》。1836年4月,《钦差大臣》在彼得堡上演,果戈
理受到反动贵族和官僚的疯狂攻击。当时虽有些人在杂志上
撰文为他欢呼,但他并未理会,他的好友普希金、维亚捷姆

②PSR bD,Q.vlll,HQN.293.
\.A.BL`LEa.KLEG.HLMN.HLO.,Q.vlll,c.,fT[,g\ ^^^h,1952,
HQN,292.
斯基等人的劝慰,也未能使他宽心。在反动分子一片谩骂声
中,他深感惶惑,以为是他的同胞都在反对他。于是他就决
定到欧洲去游历,以便有机会冷静地思考一下所发生的一切,
同时也想找个安静的环境继续写《死农奴》。1836年在瑞士的
韦维开始接着写这本书,1839年秋第一卷基本脱稿,然后开
始润饰。1841年果戈理携带定稿由国外回到莫斯科。1842年
五月第一卷出版。
1840年,还在第一卷进行最后润饰的时候,果戈理就着
手写第二卷。写第二卷的时候,正赶上欧洲的革命运动蓬勃
发展,俄国国内农民暴动也方兴未艾。由于对革命和农民暴
动的不理解,再加上一些观点反动的朋友的影响,果戈理的
世界观1843年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陷入了宗教网罗之
中,同时由揭露农奴制的立场,转到了维护农奴制的立场。结
果于1847年发表了《与友人书简选录》,彻底背叛了原来的
进步观点。这本书的第二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作者
企图在这一卷里塑造一些正面形象为俄国社会指明出路。但
是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当时俄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违背了他
一贯遵循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尽管一再
修改,终于未能使他满意。1845年,他把写出的初稿付之一
炬,后来又写出了第二稿。第二稿也被他临终前在1852年全
烧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第二卷五章残篇,是根据清理果戈理
遗物时在五个笔记本里发现的草稿整理而成的。
对第二卷五章残稿的写作年代,早年苏联学者的意见并
不一致。根据我接触到的一些资料来判断,目前他们的意见
已趋于统一:《最后几章中的一章》成稿较其它四章为早,是
1845年烧毁的那部稿子的草稿残篇,其余四章是1848年秋
——1849年冬写的,是1852年烧掉的那部稿子的草稿残篇。
果戈理在这些残稿上都进行过改动。《最后几章中的一章》改
过一次,主要是开头部分划掉了六千多字,重写了六千多字,
其它地方划掉了一千多字,增加了近三千字。另四章残稿最
初是作者从另外地方誊下来的清稿,后来在行与行之间和空
白地方进行过多次改动,每行的修改文字大致形成了五层。这
样,修改前的清稿称为早期手稿,后来的修改称为晚期手稿。
苏联1959年以前出版的这本书第二卷各种版本都把根据晚
期手稿整理出来的文本作为正文,把早期手稿的一些片断作
为附录。1959年,苏联国家文艺出版社出版的《\.A.BL`LEa.
^LMNSGFD HLOFGDGFJ V XDHQF QLRSY》(《果戈理六卷集》)
第五卷首次把早期手稿整理出来,作为第二卷的一个新版本
同根据晚期手稿整理的旧版本并列刊出。后来,该社1962年
出版的《\.A.BL-`LEa V [VZY QHRSY》(《果戈理两卷
集》)和1975年出版的《\.BL-`LEa.KLVDHQF.KaDHW.
cDNQVWD.[ZXF》(《果戈理:中篇小说·戏剧·〈死农奴〉》)
中便只刊印新版本了。这几个文集都注明这个新版本是最完
整的(ISI GSFMLEDD _LEGWJ)。新版本不仅故事情节更完整,
思想性艺术性也更高了。旧版本中抽象说教的地方较多,新
版本中保留了许多讽刺情节。另外,从文字方面来看,新版
本也更为简炼晓畅。本书第二卷是根据新版本译出的,读者
如有兴趣,可同收在我的前辈们译本中的旧版本进行比较。
比较这本书各种版本,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学者在校勘整
理这部天才作品上所下的功夫很大,而且成就也相当可观。尽
管这样,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错误是各个版本都没有改正的。
这也许是为了“存真”吧。我在译文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错
误都用译者注的形式指出,有的并做了改正。

在谈到这本书的写作特点时,果戈理说过:“人们在分析
我的某些方面时有许多说法,可是对我的主要特点并没有抓
住。这个特点只有普希金一人抓到了。他总是对我说,还没
有一个作家有这种才华——能把生活中的庸俗现象显示得这
样鲜明,能把庸俗人的庸俗生活这样有力地勾画出来,使一
切容易滑过的琐事显著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个特点在全
书中表现得更加有力。并不是因为它揭露了俄国的什么伤疤
或病痛,也不是因为它描绘了邪恶逞凶、善良受苦这样一些
震撼人心的画面而使俄国感到惊恐,在俄国引起一场轩然大
波。丝毫不是。我的主人公们根本不是恶棍;对他们中间的
任何人,我只须增加一条优点,读者就会容忍他们。可是他
们的庸俗加到一起却使读者感到惊恐。”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
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用平常事、平常话显示
出当时地主和官僚的庸俗生活来,可以说是此书在艺术上一
个特色。这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创举。
正如鲁迅所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
①\.A.BL`LEa,^LMN.HLO.V XDHQF QLRSY,Q vl,HQN.133.
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
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作者在本书中虽然常常使用夸张
的手法,但作者并没有离开生活的真实。就象用显微镜向我
们显示病菌一样,虽然放大了,但那病菌却实实在在是病菌,
并不是假造的什么别的东西。别林斯基说果戈理在现实主义
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任何人,决非溢美之词。当时俄国
文学界就有许多人认为果戈理继承了普希金的传统,同普希
金共同创立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艺术地,真实地显示了庸俗
人的庸俗生活,而且在于通过这种生活显示了当时整个俄国
社会的弊病。在这部小说里,果戈理通过正面描写奇奇科夫
收购死农奴所遇到的一些农奴主和贪官污吏暴露了农奴制社
会的黑暗,透露了官逼民反的消息(如科佩金大尉的故事,以
及农奴联合起来打死为非作歹的县警官案件等),而且也在字
里行间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种种恶习进行了针砭。看了这本
书,使人觉得俄国农奴制社会已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无法
而且也不应该再继续存在下去了。果戈理这部小说在当时的
俄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无怪乎赫尔岑说:“它震动了整
个俄国。”②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
小说不
这本书还有一个成功之处,那就是它虽然揭露了当时俄

②\.A.BL`LEa V NZH.INFQFID,`LH.FT[.XZ[LbDHQVDGGLJ EFQDNSQZNW,
cLHIVS,1953,HQN.327.
《鲁迅全集》第6卷,1963年版,第258页。
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却不使人感到失望,正象著名俄国作家
赫尔岑读完了《死农奴》以后在日记中写的那样,“这是一本
奇书,这是对当代俄国的痛心的责难,却不使人感到绝望。透
过龌龊的乌烟瘴气能看得见的地方,他看到了一个勇敢的、有
力量的民族。”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
这部小说不我认为这跟作者热爱祖国、相信人民的力量分不
开。作者所以要把祖国的种种丑恶现象揭露出来,目的就是
要使它变得更美好。一些假爱国主义者对身边的丑恶现象熟
视无睹,听之任之。当有人把这些丑恶现象揭露出来的时候,
他们就以爱国主义者的身分跳出来横加指责,大嚷大叫:“把
这个公布于世,加以宣扬好吗?这里写的全是我们的事情
呀,——这样好吗?外国人会怎么说呢?”果戈理在本书第十
一章结尾对这种假爱国主义者进行了抨击,指出他们维护国
格是假,维护他们自己才是真。一个作家敢于不顾个人得失
安危把妨碍祖国繁荣昌盛的种种丑类揭露出来才是真正的爱
国主义者。作者对祖国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在第一卷第
十一章一段抒情插笔中说:“这片广袤的国土在预示着什么?
在你那里怎么会不产生博大精深的思想来呢,因为你自己就
是地大物博的呀!在你那里怎么会产生不出勇士来呢,因为
你有地方让他们大显身手啊!你的博大胸怀在威严地拥抱着
我,在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影响;我的眼睛被神
意照亮了:噢!那是世间还不熟悉的一个多么光辉灿烂的奇
妙远方啊!俄罗斯!”作者热爱祖国、歌颂人民智慧、相信祖
①PSR bD.HQN.323.
国未来的激情有时象山洪一般爆发,汇成一段段感人肺腑的
抒情插笔。作者笔下的俄罗斯象一辆神奇的三套马车一样风
驰电掣地奔向远方,那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同时作者
并没有忘记指出,这辆神奇马车的制造者就是聪明、勤劳的
俄罗斯人民!
这些话主要是就本书第一卷说的。上文已说过,本书第
二卷,作者留给我们的只是草稿残篇,而且作者写这些草稿
时世界观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第二卷跟第一卷在思想性
艺术性上都有很大不同。

上文说过,果戈理写第二卷时,世界观已发生了急剧的
变化,由揭露农奴制的立场转到了维护农奴制的立场。从草
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企图在第二卷中塑造一些正面形
象为俄国社会指明出路。科斯坦若格洛和瓦西里·普拉托诺
夫这两个形象,很明显地是在向农奴主们表明应如何经营庄
园,发家致富,穆拉佐夫这个形象则是在教导农奴主们发家
致富以后应如何关心国家、有益社会,而总督临去彼得堡之
前对下属的演讲则意在教育官员们如何廉洁奉公。这些形象
既不符合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违背了作家创作第一
卷时所遵循的现实主义原则。不过,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
说,“这些软弱的片断,毫无疑问,在这部长篇小说的最后修
改中,可能被作者所改写或毁弃”①⒇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
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但是,也正如车尔尼雪夫
斯基所说:“在硕果仅存的这些残稿中,有很多篇页,应当归
到果戈理曾经给过我们的最好的篇页中去。”②这和世界文学
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这些最好的篇页,证
明这个创作了《钦差大臣》和《死魂灵》第一卷的伟大作家
虽然作为思想家会误入歧途,但作为艺术家,他始终是忠于
自己的。内心的崇高,对真理与幸福的热爱,一直在他的灵
魂里燃烧,对于一切卑鄙以及邪恶事物的强烈憎恨,一直到
他生命终结都在沸腾着。这些最好的篇页曾受到过许多伟大
作家的赞赏,对后来俄国文学的创作也发生过不容忽视的影
响。例如第一章写的坚捷特尼科夫,在当时的俄国社会很有
典型性,对后来冈察洛夫创作奥勃洛摩夫这个著名形象就产
生过很深的影响;第二章里奇奇科夫讲的那个笑话——“要
喜欢我们黑不溜秋的样子……”,据大诗人涅克拉索夫说③⒇
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在
第二卷尚未出版前,就已风靡全俄;第三章里讲的那个科什
卡廖夫上校,虽然明显地是在讽刺西欧派,但今天看来却不
失为文牍主义者的绝妙写照,等等。

⒇③ \.g.\DINSHLV,KLEG.HLMN.HLO.F EFHDR.c.1950.`.1X,HQN.
343-344.
①② 车尔尼雪夫斯基:《果戈理时期俄国文学概观》。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的艺术。一部文学作品
之所以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于世,一要靠语言的艺术,
二要靠用这种语言塑造的典型形象的生命力。我觉得这本传
世之作虽历时一百多年而能脍炙人口,实在跟这两个条件有
密切联系。
果戈理在情节安排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这本小说写的情
节并不复杂:奇奇科夫为收购死农奴访问了一些地主和官吏,
后来事情败露,悄然离去,所写的也无非是一些常人常事,并
没有奇谈怪闻,然而作者却能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情节安
排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不能不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技巧。
例如第一卷里奇奇科夫一连访问了五个地主。如果依次写来,
很可能流于呆板。在安排奇奇科夫的访问上,可以看出作者
的苦心孤诣。作者只让奇奇科夫在省长家里结识了马尼洛夫
和索巴克维奇。奇奇科夫先访问了马尼洛夫,从那里出来,路
上遇雨,深夜迷路,撞到了科罗博奇卡家里。在从科罗博奇
卡家出来去访问索巴克维奇的路上遇到了诺兹德廖夫,在索
巴克维奇家里听说普柳什金死了很多农奴,又去访问了普柳
什金。这样安排。既避免了挨家访问的单调,又完全符合生
活实际:普柳什金和科罗博奇卡这样的性格,不可能出席省
长家的晚会,因此要使这两个人物跟奇奇科夫发生联系,只
能采用书中的办法。使奇奇科夫听说后有兴趣去拜访的也只
能是普柳什金,因为他农奴多,死的多。科罗博奇卡没有那
末大的吸引力,只好由命运安排去撞了。再例如奇奇科夫的
来历,作者安排在第一卷最后一章讲也很有道理,这样安排
既符合由现象到本质这样一条认识规律,也可以在读者心里
造成“悬念”,使读者和N市官员们一起揣测奇奇科夫究竟是
个什么人。总之,如果我们仔细琢磨的话,不难看出作者在
情节剪裁安排上匠心独运,既有利于塑造性格,又富于戏剧
性,而且又完全符合生活真实。
在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上,作者的特点是非常注重细节
的描写,通过各种细节突出人物性格中的主要方面,心理描
写极少,主要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来揭露自己,只是在必要
时偶尔用几句内心独白。书中人物各有各的说话习惯,真使
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在叙述的语言中,作者用词
造句也很讲究。本书中成功地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映衬、
同义词、反义词等等修词手段的地方比比皆是。例如谈到奇
奇科夫很善于逢迎时,作者写道:“不管谈论什么问题,他都
能奉陪:谈起养马场,他也能跟你谈养马场;说到好狗,他
也能发表一些颇为中肯的看法;议论税务局追查的案件,他
也能表明自己对司法界内幕也并非无知;闲唠台球——在台
球方面他也不外行;讲到慈善事业,他对慈善事业也能发表
一通很好的见解,甚至眼里还噙着泪花;提到造酒——他在
这方面也很明白;扯到海关稽查和官吏的时候——他评论得
好象自己就在海关当过稽查和官吏。”为了避免单调重复,一
句话用了七个同义词,在文学作品中是罕见的。从这一个例
子里就可以看出作者遣词造句多么准确,多么讲究!
本书在创作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正面描写和叙述之
中穿插了许多抒情插笔和议论。抒情插笔优美、深沉,称作
散文诗,实在是当之无愧;议论则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看
作杂文也不为过。这些抒情插笔和议论从不同角度起了加深
主题的作用。
果戈理这部作品之所以能长期流传,经久不衰,也是跟
他在本书中所塑造的那些典型形象的生命力分不开的。这些
形象不仅在当时有典型意义,在一百多年后仍有典型意义,而
且不仅在俄国,在全世界也都有典型意义。正如鲁迅所说,
“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
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①这和世界文
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鲁迅这话说过也
快五十年了,但现在读起来仍然令人觉得并未过时。在谈到
诺兹德廖夫这个形象时,作家自己在《死农奴》中也说:“也
许人们会说这种性格已是陈谷子烂芝麻了,会说诺兹德廖夫
这种人已经不存在了。唉!这样说是不对的。诺兹德廖夫在
这个世界上将长久地不会绝迹。他到处都同我们在一起,也
许只是换上了另一种装束;然而人们是粗心的,一个人换了
装,他们就觉得换了一个人。”岂止诺兹德廖夫,对书中的其
他形象也可以这么说。如果细心观察一下的话,哪个骗子身
上没有奇奇科夫的影子?!普柳什金难道不是那些丢下西瓜去
拣芝麻的形形色色鼠目寸光之辈的绝妙写照吗?!伟大导师列
宁当年曾多次运用这部天才作品中的形象来揭露各种反动分
子的丑恶嘴脸,《列宁全集》中提到这部天才作品形象的地方
①《鲁迅全集》第6卷第354页。
有八十多处。我觉得,只要世界上还有贪婪、吝啬、愚昧、诈
骗、贪污、行贿、虚伪、自私等等人类沉痼存在,果戈理这
部伟大作品便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而且是一种消灭这些沉
痼的锐利武器。正象科学家同病菌做斗争需要显微镜一样,我
们在消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祸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战斗中也需要果戈理这部天才作品!
那么,这本书是否就十全十美了呢?话当然不能这么说。
第二卷的缺点上文已提到。第一卷在思想上有局限性是不言
而喻的,在艺术性上也不能说天衣无缝。例如别林斯基和高
尔基就都曾指出过本书的一些缺点。
①这和世界文学史上都
有很高的地位。我认为这部小说不但是瑕不掩瑜,一些个别
缺点既未妨碍它成为世界名著,也不会影响它今天发挥应有
的作用。

我们翻译这本书,曾得到许多同志的支持和帮助。首先
是湖南出版界的各位先生,由于有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
们才下决心动手翻译此书。其次是前辈翻译家桴鸣同志(本
名徐立群,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审),他在我当年学习文学翻译
时曾给过热情指导,这次在百忙中又为我们校改了第一卷前
九章和第二卷第一章,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再次是辽
①见《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第501—502页和高尔基著《俄国文学史》
第217页。
宁人民艺术剧院剧作家俞智先同志,他在创作任务繁重的情
况下,审读了全部译稿,从中文方面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还
有许多朋友曾向我们提供过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支持,在此一
并致谢。本书译文倘能差强人意,那是跟大家的热情帮助分
不开的,缺点错误都怨我集思广益不够。敬请读者和翻译界
同仁批评指正。
陈殿兴 1985年于辽宁大学

本资源下载请点击下载地址
如果本资源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方式QQ邮箱:6167555@qq.com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声明:如果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联系本站,我们将及时删除!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