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818smKy818sm  2024-04-23 10:08 123ppp资源网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35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跳至底部下载链接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战争论》(pdf电子书下载)[s2488]
目  录
作者简历……………………………………………………1
初版序………………………………………………………4
说 明………………………………………………………10
作者自序…………………………………………………15
第 一 卷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19
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19
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45
第三章 军事天才…………………………………63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87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90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92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94
第八章 结束语………………………………98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100
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100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110
1战 争 论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133
第四章 方法主义…………………………………137
第五章 批 判……………………………………144
第六章 关于史例…………………………………168
第三篇 战略概论……………………………………176
第一章 战 略……………………………………176
第二章 战略要素…………………………………186
第三章 精神要素…………………………………188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191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193
第六章 胆 量……………………………………198
第七章 坚 忍……………………………………203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205
第九章 出敌不意…………………………………212
第十章 诡 诈……………………………………218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221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222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230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234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235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238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244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246
2战 争 论
第四篇 战 斗………………………………………250
第一章 引 言……………………………………250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251
第三章 战斗概论…………………………………253
第四章 战斗概论(续)…………………………259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269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272
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274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283
第九章 主力会战——决定主力会战胜负
     的时刻……………………………………287
第十章 主力会战(续)——胜利的影响………294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续)——会战的运用………302
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310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322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325
附 录
注 释…………………………………………………330
人名索引………………………………………………351
地名索引………………………………………………358
3战 争 论
作者简历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Clausewitz)在1780年
6月出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贵族家
庭。十二岁时在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中充当士官生。1793年,
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法国作战时,他曾参加围攻美因茲城等
战斗。1795年升为少尉。
1801年秋,他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深
得校长香霍斯特的赏识。香霍斯特是以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
倡导者,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
1803年春,他在该校毕业后,被香霍斯特推荐为奥古斯
特亲王的副官。在这一段时期,他经常参加香霍斯特主办的
军事协会的活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的哲学课,研究军
事、哲学、历史和文学等著作,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1806年10月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他随奥古斯特亲王
所率的步兵营参加了奥尔施塔特会战,退却时在普伦次劳被
法军俘虏。1807年10月释放回国后,根据亲身的体验,力主
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1808年到科尼斯堡(仍为奥古斯特
亲王的副官),积极参加香霍斯特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结识
了军事改革委员会成员格乃泽瑙、波燕等人。1809年秋回到
柏林,后来进总参谋部,在香霍斯特属下工作。1810年升为
1战 争 论
少校。
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即以
后的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1810年年底,与
布吕尔伯爵的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
结成同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去俄国准备参加反拿破仑的战
争。先在俄军参谋部任职,领中校衔,后任军参谋长等职。当
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他曾参加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迪诺
会战等。以后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12
月,作为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
服他反对拿破仑。1813年3月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回到柏林。9
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上校。1814年回到普鲁士军队。
1815年任布留赫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过林尼会战等。
1815年秋在科布伦次任莱茵军团参谋长(格乃泽瑙为司
令),利用空闲时间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
研究工作。
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升为将军。在任校长
的十二年间,致力于《战争论》的著述工作。他先后研究过
一百三十多个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并整理了亲
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1830年春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
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他将手稿三千多页分别包封起
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但一直没有得
到机会。
1830年8月去布勒斯劳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同年12
月调任格乃泽瑙军团的参谋长。1831年11月16日患霍乱逝
2战 争 论
世。死后,他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
茨将军遗著》,共分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
卷。
3战 争 论
初 版 序
一个女子竟敢为具有这样内容的一部著作撰写序言,有
人一定会感到惊异。对于我的朋友来说,这是不必作任何解
释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向那些不认识我的人简单地说明一下
我这样做的原因,以免认为我自不量力。
这部我现在为之作序的著作,使我十分挚爱的丈夫(可
惜他过早地离开了我和祖国)在他一生中最后的十二年里,几
乎用尽了他全部的精力。完成这部著作是他最殷切的愿望,但
是他却没有意思在他活着的时候让它出版。当我劝他改变这
种想法时,他一半是开玩笑,但一半也许是预感到自己的早
亡,常常这样回答说:“应该由
·
你来出版”。正是这句话(在
那些幸福的日子里它常常使我落泪,尽管我从未认真地考虑
过它的含意)使我的朋友们认为,我有义务为我亲爱的丈夫
的遗著写几句话。纵然人们对于我这样做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但他们也不会不体谅使我克服羞怯心理来写这篇序言的那种
感情的,而这种羞怯心理常常使一个女子作这样一些事情时
感到十分为难。
当然,我也决不可能抱有奢望,把自己看作是这部著作
的真正出版人,这是远远超过我的能力的。我只是想当一名
助手,参与这部书的出版工作。我有权利要求作这样的工作,
4战 争 论
因为我在这部著作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也曾担任过类似的角
色。凡是认识我们这一对幸福的伴侣,并且知道我们在
·

·

方面都相互关心,不仅同甘共苦,而且对每一件工作,对日
常生活的琐碎小事,都抱有相同的兴趣的人,都会知道,我
亲爱的丈夫从事这样一件工作,我是不会不清楚的。他写这
部书时抱着多么大的热情和希望,以及这部书产生的方式和
时间,恐怕也没有人比我了解得更多了。他的天赋的卓越才
智,使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渴望光明和真理。虽然他在许多方
面都很有修养,但是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有关国家富强的军
事科学上,他的职业也要求他献身于这门科学。首先是香霍
斯特把他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后来,在1810年他受聘担任柏
林军官学校的教官,与此同时,他荣幸地为王太子殿下讲授
基础军事课,这一切都促使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努力进一步集
中在这方面,并把自己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记下来。1812年
他在结束王太子殿下的课业时所写的一篇文章①里,已经包
含了他以后著作的胚胎。但是,直到1816年,在科布伦次他
才又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并且把极其重要的四年战争时
期②的丰富经验中成熟了的果实采集下来。开始时,他把自己
的见解写成了一些简短的、相互间没有紧密联系的文章。从
他的手稿里发现的下面这篇没有标明日期的文章,看来也是
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我认为,这里写下的一些原则,已经涉及到了所谓战略
5战 争 论

②指1812—1815年欧洲反法联盟对法战争。——译者
见第三卷附录。——译者
的主要问题。我只把它们看作是一些素材,但实际上它们差
不多已融合成一个整体了。
这些素材是在没有预定计划的情况下写成的。起初,我
只想用十分简短而严密的形式写下我自己已经确立了的、战
略方面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不去考虑它们的体系和紧密的联
系。当时,孟德斯鸠研究问题的方法,隐约地浮现在我的脑
际。我认为,这种简短的格言式的篇章(开始时我只把它们
称之为“谷粒”),一方面可以使人从中得到许多启发,一方
面它们本身已经确立了许多论点,因而将会吸引那些才智高
超的读者。这时,我心目中的读者就是一些有才智的、对战
争有所了解的人。后来,我那种要求在论述中充分发挥、要
求系统化的个性,终于在这里也表现了出来。在很长一段时
期里,我克制了自己,从一些论文中(为了使自己对一些问
题更加明确和肯定而写的一些文章),只抽出最重要的结论,
把智慧集中到较小的范围里。但是,后来我的个性完全支配
了我,于是我尽力加以发挥;当然这时也就考虑到了那些对
这方面的问题还不十分熟悉的读者。
我越是继续研究,越是把全部精力贯注到研究工作中去,
就越使自己的著作系统化起来,因而就陆续地插进了一些章
节。
我最后的打算是,把全部文章进行一次修改,把早期写
的文章加以充实,把后来写的文章的许多分析部分归纳成结
论,使这些文章成为一个比较象样的整体,然后编成一本十
六开本大小的书。但是,在这本书中,我还是要绝对避免写
那些人人都知道的、谈论过千百遍的、并已为大家接受的泛
6战 争 论
泛的东西,因为我的抱负是要写一部不是两、三年后就会被
人遗忘,而是对此有兴趣的人经常翻阅的书。”
在科布伦次,他公务繁忙,只能利用零星的时间从事写
作。直到1818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的校长以后,才又
有充裕的时间进一步扩充他的著作,并且用现代战史来充实
它的内容。根据这个军官学校当时的制度,学校的科学研究
工作不属校长管辖,而是由一个专门的研究委员会领导,因
此他并不十分满意这个职务,但是由于可以有充裕的空闲时
间,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新的工作。他虽然没有庸俗的虚荣心,
不计较个人荣誉,但是要求自己成为真正有用的人,不愿意
让上帝赐予的才能无所作为。然而,在他繁忙的一生中,他
从没有得到过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岗位,对于获得这样一个岗
位,他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科
学研究领域,他生活的目的就是希望他的著作将来能够有益
于世。尽管如此,他仍然越来越坚持要在他死后再出版这部
著作,这就清楚地证明,他在希望自己的著作产生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的崇高努力中,并没有掺杂要求得到赞扬的虚荣意
图,丝毫没有自私的打算。
直到1830年春天他被调到炮兵部门去任职为止,他一直
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地写作的。到了炮兵部门以后,他的工作
就和从前完全不同了,他非常忙,至少在最初一个时期,不
得不放弃全部写作工作。于是,他把自己的手稿整理了一下,
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然后十分悲痛地和
他非常喜爱的工作告别了。同年8月,他被调往布勒斯劳,担
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12月又调回柏林,担任伯爵格乃泽
7战 争 论
瑙元帅的参谋长(在格乃泽瑙任总司令期间)。1831年3月,
他陪同自己尊敬的统帅前往波森。当他遭到了悲痛的损失①,
于11月又从波森回到布勒斯劳的时候,他希望能继续从事写
作,并在当年冬天完成这一工作。但是上帝作了另外的安排,
他于11月7日回到了布勒斯劳,16日就与世长辞了。他亲手
包封的文稿,是在他去世以后才打开的。
现在,这部遗著将完全按照原来的样子分卷出版,不增
减一个字。尽管如此,在出版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要
进行整理和研究。我谨向在这方面给予帮助的亲爱的朋友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少校奥埃策耳先生,他乐意地
承担了付印时的校对工作,并且制作了这部著作的历史部分
的附图。在这里,我也要提一提我亲爱的弟弟②,他在我不幸
的时刻支持了我,并且为这部遗著的出版在许多方面作出了
贡献。特别要提到的是,他在细心地阅读和整理这部遗著时,
发现了我亲爱的丈夫开始修改本书的文稿(他
·
在1
·82·7
·

·

·

·
的一篇题为《
·

·
明》的文章中提到了这一意图),并把修改好
了的文稿插入了第一篇的有关章节(因为修改工作只到此为
止)。
我还要向其他许多朋友表示感谢,他们向我提出过宝贵
的建议,向我表示了关怀和友谊。虽然我不能把他们的名字
一一提出来,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我衷心的感激之情
的。我越是认识到,他们给我的一切帮助不仅仅是为了我,而
8战 争 论

②指布吕尔,弗里德里希·威廉。——译者
指格乃泽瑙患霍乱逝世。——译者
且也是为了他们早亡的朋友,我就越要感谢他们。
从前,我在
·

·
样一位丈夫身边度过了非常幸福的二十一
年,现在虽然我遭到了这个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我对往事
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我亲爱的丈夫留给我的关怀和爱情,
人们如此普遍地仰慕他卓越才能的高尚感情,所有这一切使
我仍然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国王和王后陛下出于对我的信任,召我到宫中任职,这
一信任对我又是一种安慰,我要为此感谢上帝,因为我高兴
地担任了愿意为之贡献自己力量的光荣职务。愿上帝降福,让
我做好这个职务,并且盼望目前由我侍奉的尊贵的小王子将
来能读一读这部书,并能受到它的鼓舞而象他的光荣的祖先,
一样树立功勋。
威廉王后陛下女侍从长
玛丽·冯·克劳塞维茨
1832年6月30日于波茨坦大理石宫
9战 争 论
说  明①
我认为,已经誊写清楚的前六篇,只是一些还相当不象
样子的素材,还必须重新改写。改写时,要使人在全书到处
都能清楚地看到两种不同的战争,只有这样,一切思想才会
获得更精确的含义、更明确的内容和更具体的运用。这两种
不同的战争是:以
·

·

·

·
人为目的的战争(这可以是在政治
上消灭敌人,或者只是使敌人无力抵抗,以迫使敌人签订任
何一个和约)和
·

·

·

·

·

·

·

·

·

·

·

·

·

·

·

·

·
的的战
争(这可以是为了占有这些地区,也可以是把这些地区作为
在签订和约时的有用的交换手段)。当然,在这两种战争之间
必然有一些过渡性的战争,但是这两种战争的完全不同的特
点必然贯穿在一切方面,其中互不相容的部分也必然会区分
出来。
除了指出上述那种在战争中实际存在的差别以外,还必
须明确地肯定这种实际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观点:战争
·

·

·

·

·

·

·

·

·

·

·

·

·

·

·

·

·
续。到处都坚持这个观点,我
们的研究就会一致,一切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虽然这个
观点主要在第八篇中才发生作用,但在第一篇中必须透彻地
10战 争 论
①这是作者在1827年写的一篇文章。——译者
加以阐明,而且在改写前六篇时也要发挥作用。对前六篇作
这样的修改,将会剔除书中的一些糟粕,弥补一些漏洞,而
且可以把一般性的东西归纳成比较明确的思想和形式。
第七篇《
·

·
攻》(各章的草稿已经写好)应该看作是第六
篇的对照和补充,并且应该根据上述更明确的观点立即进行
修改。这样,这一篇在以后就可以不必再修改了,甚至可以
作为改写前六篇的标准。
第八篇《
·

·

·

·
划》(即对组织整个战争的总的论述)的
许多章节已经草拟出来了。但这些章节甚至还不能算作是真
正的素材,而仅仅是对大量材料进行了粗略的加工。这样做
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明确重点之所在。这个目的已经
达到了。我想在完成第七篇以后,立即动手修改第八篇,修
改中主要是贯彻上述两个观点,并且简化一切材料,但同时
也要使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我希望,这一篇能够澄清
某些战略家和政治家头脑中的模糊观念,而且至少要向他们
指出,问题的关键何在,以及在一次战争中到底应该考虑什
么问题。
如果在修改第八篇的过程中能使我的思想更加明确,能
恰当地确定战争的重大特征,那么以后我就可以比较容易地
把这种精神带到前六篇中去,让战争的这些特征在那里也到
处闪闪发光。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着手改写前六篇。
假使我过早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
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象样子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
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在这些问题上,每一个人都
认为自己提笔想到的东西都是很完美的,已经可以写下来发
11战 争 论
表了,并且认为它们就象二乘二等于四一样是毫无疑问的。如
果他们也象我一样花费这么多精力,长年累月地思考这些问
题,并且经常把它们同战史进行对比,那么他们在进行批评
时,当然就会比较慎重了。
尽管这部著作没有完成,我仍然相信,一个没有偏见、渴
望真理和追求信念的读者,在读前六篇时也不会看不见那些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对战争的热心研究所获得的果实的,而且
或许还会在书中发现一些可能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
主要思想。
1827年7月10日于柏林
  除了上面的《说明》以外,在作者的遗稿中还有下面一篇未完成的文章,
这篇文章看来是他在晚年写的。
在我死后人们将会发现的这些论述大规模战争的手稿,
象目前这个样子,只能看作是对那些用以建立大规模战争的
理论的材料的搜集。其中大部分我是不满意的。而且第六篇
还只能看作是一种尝试,我准备对这篇进行彻底改写并另找
论述的方法。
但是在这些材料中一再强调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对考察
战争来说是正确的。这些问题是我经常面对实际生活,回忆
自己从经验中和同一些优秀军人的交往中得到的教益而进行
多方面思考的结果。
第七篇是谈进攻,其中谈到的问题只是仓卒地写下来的。
第八篇谈战争计划,我打算在这篇中特别阐述一下战争的政
治方面和有关人的方面。
我认为第一篇第一章是全书唯一已经完成的一章。这一
12战 争 论
章至少可以指出我在全书到处都要遵循的方向。
研究大规模战争的理论(或称战略)是有特殊的困难的。
可以说,只有很少数的人对其中的各种问题有清楚的观念,即
了解其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在行动中大多数人是单
单以迅速的判断为根据的,而判断有的很正确,有的就不那
么正确,这是因为人们的才能有高低之分。
所有伟大的统帅就是这样行动的,他们的伟大和天才,一
部分也就表现为他们的判断总是正确的。因此,在行动中人
们将永远依靠判断,而且单靠判断也就足够了。但是,如果
不是亲自行动,而是在讨论中说服别人,那就必须有明确的
观念并指出事物的内在联系。由于人们还很缺乏这方面的素
养,所以大部分的讨论只是一些没有根据的争执,结果不是
每个人都各持己见,就是为了顾全对方而和解,走上毫无价
值的折衷的道路。
在这些问题上有明确的观念并不是没有用处的。而且人
的思想一般说来都倾向于要求明确性和要求找到事物的必然
联系。
为军事艺术建立这样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人们在这方
面所作的许多糟糕的尝试,使大多数人得出结论说,建立这
样的理论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研究的是固定的法则不能加
以概括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很多毫无困难就可以弄清楚的原
则的话,我们或许会同意这种看法,并放弃建立理论的任何
尝试。这些原则是:防御带有消极目的,但却是强而有力的
作战形式,进攻带有积极目的,但却是比较弱的作战形式;大
的胜利同时决定着小的胜利;因此战略的效果可以归结到某
13战 争 论
些重心上;佯动是比真正的进攻较弱的一种兵力运用,因此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采用;胜利不仅是指占领地区,而且
也指破坏军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
只有在会战胜利后的追击中才能实现;经过战斗取得的胜利
的效果总是最大的,因此从一个战线和方向突然转移到另一
个战线和方向,只能看作是一种不得已的下策;只有在具有
全面优势或者在交通线和退却线方面比敌人占优势时才能考
虑迂回;同样,只有在上述情况下才能占领侧面阵地;进攻
力量在前进过程中将逐渐削弱。
14战 争 论
作者自序
所谓科学的东西不仅仅是指或者不主要是指体系和完整
的理论大厦,这在今天已经是不需要争论的问题了。在本书
的叙述中,从表面上看,是根本找不到体系的,这里没有完
整的理论大厦,只有建筑大厦的材料。
本书的科学性就在于要探讨战争现象的实质,指出它们
同构成它们的那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在本书中没有回避
哲学的结论,但是当它们不足以说明问题时,作者就宁愿放
弃它们,而采用经验中恰当的现象来说明问题。这正象某些
植物一样,只有当它们的枝干长得不太高时,才能结出果实。
因此在实际生活的园地里,也不能让理论的枝叶和花朵长得
太高,而要使它们接近经验,即接近它们固有的土壤。
要想根据麦粒的化学成分去研究麦穗的形状,这无疑是
错误的,因为要想知道麦穗的形状,只要到田野里去看一看
就行了。研究和观察,哲学和经验既不应该彼此轻视,更不
应该相互排斥,它们是相得益彰和互为保证的。因此,本书
里具有内在必然性的一些原则,或者是建筑在经验的基础上,
或者是建筑在战争概念本身的基础上,就象拱形屋顶建筑在
15战 争 论
支柱上一样。因此可以说,这些原则是不缺乏根据的A。
写一部有思想有内容和有系统的战争理论也许并不是不
可能的,但是,我们现有的理论还与此有很大的距离。我们
暂且不说这些理论缺乏科学精神这一点,仅仅由于它们极力
追求体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它们的论述中就已经充满了
各种陈词滥调和空话。如果有人想看一看它们的真实面目,就
请读一读李希滕贝格从一篇防火规程中摘出的一段话吧。
“如果一幢房子着了火,那么人们必然首先会想到去防护
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右墙和位于右边的房子的左墙,因为,如
果人们,比如说,想要防护位于左边的房子的左墙,那么这
幢房子的右墙位于左墙的右边,因而火也在这面墙和右墙的
右边(因为我们已经假定,房子位于火的左边),所以,这幢
房子的右墙比左墙离火更近,而且在火烧到受到防护的左墙
以前如果不对右墙加以防护,那么这幢房子的右墙就可能烧
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未加防护的东西就可能烧毁,而
且可能在其他未加防护的东西被烧毁以前先烧毁。所以,人
们必须放弃后者,而防护前者。为了使人们对事情有深刻的
印象,必须指出: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右边,那么就防护左墙;
如果房子位于火的左边,那么就防护右墙。”
为了避免用这样罗苏的语言吓跑有头脑的读者,为了避
免在少数好东西里掺入清水,冲淡它的美味,作者宁可把自
己对战争问题经过多年思考而获得的东西,把自己同许多了
16战 争 论
A许多军事著作家,特别是那些想要科学地研究战争的军事著作家们就不是
这样的,这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在他们的某些评论中赞成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
完全抵销了,还不如两头狮子相互吞食那样还可以剩下两条尾巴(作者原注)。
解战争的天才人物的交往中和从自己的许多经验中获得的和
明确了的东西,铸成纯金属的小颗粒献给读者。这本书就是
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在本书中,章节之间的外部联系不够
紧密,不过,但愿它们并不缺乏内在联系。也许不久会出现
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给我们的不再是这些分散的颗粒,而是
一整块没有杂质的纯金属铸块。

本资源下载请点击下载地址
如果本资源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方式QQ邮箱:6167555@qq.com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声明:如果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联系本站,我们将及时删除!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