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图 片
自 序…………………………………………………………1
修订感言………………………………………………………1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
第二章 京师七年……………………………………34
第三章 “林青天”…………………………………67
第四章 管领江淮河汉………………………………96
第五章 拯救积贫积弱的改革………………………138
第六章 在禁烟运动的激流中………………………198
第七章 “春雷歘破零丁穴”………………………264
第八章 具结和惩凶的斗争…………………………315
第九章 战争阴云与粤海冲突………………………373
第十章 抗战的艰辛和忧愤…………………………421
第十一章 “傲霜花艳岭南枝”………………………464
第十二章 镇海军营生活………………………………516
第十三章 曲折的赴戍途程……………………………537
第十四章 瀚海龙沙荷戈人……………………………585
第十五章 从陕甘到云贵………………………………646
第十六章 东归故里……………………………………703
第十七章 最后的日月…………………………………716
附 录………………………………………………………743
林则徐世系表………………………………………………743
林则徐生平大事年表………………………………………745
引用参考书目………………………………………………765
自 序
林则徐(一七八五——一八五○年),字元抚,又字少穆、
石麟,晚号竣村老人、端村退叟,是鸦片战争时期我国杰出
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领导的禁烟抗英斗争和探求西方知
识的努力,在近代历史上起了先驱者的作用,留下积极的影
响。因此,写一本比较详备的林则徐传,对他一生的思想活
动和功过作出科学的评述,对于了解昨天的中国,汲取历史
的经验教训,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九六○年,我不揣微力,有
心探求,开始涉猎有关的史籍,访查林氏遗稿。在此基础上,
我于一九六六年前写出了一束传记草稿。一九七七年冬至一
九七八年夏,又在进一步搜集整理史料的过程中,重新改写
了一遍。一九七九年夏,在北京作了修订。虽然经过几次改
动,但这部稿子还是极不成熟的,我愿借这次出版的机会,向
中外同好者求教,并期望通过学术交流和讨论,修正错误,提
高书稿的质量。
林则徐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官场上度过的。他
是当时地主阶级改革派中不可多得的实干家,他的对于后人
起过影响的进步思想,都是在政治实践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
根据这个特点,本书以林则徐的政治活动为主线,以在历史
上的突出贡献为重点,分为十五章。至于他的思想、性格、爱
好、家庭生活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的成就,则分散在有关章
节,略加阐述。
林则徐的学术性著述极少,但他处理政事的文稿、译稿、
札记以及诗文、书信,却是大量的,以前也缺乏系统的搜集
整理。除中华书局整理印行的《林则徐集》奏稿、公牍、日
记外,仅散藏的书信,就有一千封左右。本书有选择地利用
了这些原始资料中的一小部分,有的是比较真实地透露林则
徐的思想,具有历史价值,有的可以更正历史著作中的某些
错误。对于后者,一般只作正面的叙述,个别比较重要的,在
文中或注中作了简略的辩正。本书所有的年代、月日,都经
查对历表,改用公历,但在注中保留旧历,以利查考换算中
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错误。
在搜集史料和写作的过程中,承蒙厦门大学历史系领导
和师友们的激励,林氏后裔和各地史学界朋友、文物图书保
管机关、中华书局和人民出版社编辑同志的大力帮助,在此
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六月,正值广东抗英战争爆发一百四十周年。十一
月二十二日,又是林则徐逝世一百三十周年。谨以此书,作
为对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的先驱者们的一个纪念。
杨 国 桢
一九八○年元旦于厦门大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123ppp资源网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